足協評議中乙第7輪,貴州勝廣州,裁判漏判犯規點球。
直播吧在5月7日訊,中國足球協會近期公布了本賽季第十期裁判評議的決定。在眾多比賽中,中乙聯賽第7輪貴州筑城競技隊與廣州蒲公英隊的比賽尤為引人注目,因為這場比賽出現了兩起判例。
首先,關于判例六,比賽進行到第67分鐘時,貴州筑城競技隊的49號隊員在進攻中快速突破至對方罰球區,與廣州蒲公英的20號和47號隊員展開了激烈的爭搶。爭搶過程中,49號隊員倒地,裁判員據此判定廣州蒲公英隊存在防守犯規,并判罰球點球。
對于這個判例,評議組的多數成員認為:盡管現有視頻無法清晰展示雙方隊員的具體接觸情況,但在貴州筑城競技49號隊員突破時,廣州蒲公英的隊員確實展現出了擠靠和絆摔的動作。考慮到裁判員的觀察位置優越,他們所做出的守方犯規以及判罰球點球的決定是合理的,應予以支持。
接著是判例七,比賽進行到第72分鐘時,廣州蒲公英隊的43號隊員在對方罰球區內試圖處理一個高空球。此時,貴州筑城競技的17號隊員與其發生了接觸,導致43號隊員倒地。然而,裁判員并未判罰此次犯規。
對于這個判例,評議組一致認為:當時球正處在廣州蒲公英43號的控制范圍內,而貴州筑城競技17號隊員從背后沖撞了43號隊員,這無疑應被視為一次犯規。更進一步地,評議組的大部分成員認為,17號隊員在爭搶時抬起膝關節,從背后沖撞對方隊員,未考慮到可能給對方帶來的危險,這應被視為一次魯莽的犯規,并應出示黃牌警告。因此,裁判員的決定出現錯誤,他漏判了守方犯規、罰球點球以及黃牌警告。
這兩起判例的評議結果反映了足球比賽中裁判決策的重要性和復雜性。每一次判罰都可能對比賽的結果產生重大影響,因此,裁判員需要準確、公正地做出決策。同時,評議組的細致分析也為未來的比賽提供了寶貴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