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報:選本土年輕教練,更佳之選。韓帥執教中超需再議。
雷速體育在8月1日的一則報道中指出,關于再次選擇韓國主帥執教中超的問題,或許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托舉和培養本國的年輕教練。
據《足球》報道,近期韓國媒體爆料稱,K1聯賽冠軍蔚山HD已決定解除與主帥金判坤的合同。不過,有韓國媒體透露稱,金判坤可能會成為本賽季中超聯賽中的第四位韓國教練。早在去年,金判坤執教馬來西亞國家隊時,就已傳出有中超俱樂部對其表示出濃厚的興趣。近期更有中間人積極向中超個別俱樂部“推銷”這位經驗豐富的教練。
然而,盡管韓國教練在過去的歲月里在中超聯賽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本賽季他們的表現已經顛覆了“性價比高”的傳統印象。像南基一與河南隊的合作經歷了一段長時間的拉鋸后最終分道揚鑣,崔康熙與山東泰山隊的關系也變得高度緊張。雖然成都蓉城的徐正源是今年唯一帶隊成績尚可的韓國主帥,但也正面臨著與俱樂部的信任危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超俱樂部或許應該學習韓國足壇的培養模式,更多地重用本土教練。韓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踢而優則教”的體系,許多退役的球星如金度勛、黃善洪、洪明甫、崔龍洙等都在足球界持續發光發熱。他們能夠在J聯賽執教后回歸韓國,這種教練人才的良性循環離不開韓國足協和K聯賽俱樂部的系統性支持。
與此同時,中國也有像邵佳一、鄧卓翔這樣的本土年輕教練正在嶄露頭角。中超俱樂部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讓他們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投資于這些本土年輕教練比聘請那些在中超日益難獲成功的韓國教練更有價值。此外,培養新一代的本土教練也有助于中國足球的振興,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閉環,既需要新的球員也需要新的教練。因此,與其將資源投向成功率不高的韓國教練,不如用同等甚至更少的資源來扶持和培養本國的年輕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