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足協評議:中乙漏判兩球,女超漏判一球。
直播吧7月24日消息,中國足協近期公布了第19期裁判評議結果。在經過嚴格審視后,官方認定有三起比賽中出現了裁判的錯漏判情況。其中,中乙聯賽漏判了兩粒點球,女超聯賽也出現了一次漏判。
判例三關注了中甲聯賽第17輪的一場較量,蘇州東吳與佛山南獅的對決。比賽進行到第76分鐘時,佛山南獅的24號隊員在罰球區內疑似出現手球情況,但裁判員并未對此進行判罰。蘇州東吳俱樂部對此表示異議,他們認為對方隊員的手球行為應該被判定為犯規,并應判罰點球。然而,評議組經過詳細討論后認為,該隊員在爭搶球時跳起,手臂的擴張屬于正常動作和自然結果。當球反彈至其手臂時,屬于意外手球,并不構成手球犯規。因此,裁判員的決定是正確的。
接著是判例四,同樣是中甲聯賽第17輪的比賽,南京城市與廣西平果的對決中,第87分鐘的進球引發了爭議。廣西平果俱樂部認為對方5號隊員頭球后蹭到10號隊員的觸球,而此時42號隊員處于越位位置,因此進球應被判定為無效。但評議組經過仔細查看各角度視頻回放后,確認攻方隊員在觸球時并未處于越位位置,且未觀察到南京城市10號隊員觸到球的跡象。因此,評議組支持裁判員做出的進球有效的決定。
在中乙聯賽的判例五中,蘭州隴原競技與山西崇德榮海的比賽中,第68分鐘山西隊36號隊員在罰球區的疑似手球行為未被裁判員判為犯規。蘭州隴原競技俱樂部認為這是明顯的犯規行為,應判罰點球。但評議組經過詳細分析后認為,該隊員的手臂接觸球應被視為手球犯規,并應判罰點球。因此,裁判員的決定是錯誤的。
類似的爭議也出現在中乙聯賽的判例六中。無錫吳鉤與長春喜都的比賽中,無錫吳鉤30號隊員在對方罰球區內與長春喜都29號隊員發生爭搶并倒地。無錫吳鉤俱樂部認為這是對方隊員的拉扯抱摔行為,應判罰點球。然而,評議組多數成員認為這是正常的防守動作,并不構成拉扯犯規。裁判員的決定是錯誤的。
最后是女超聯賽的判例七。河南萬仙山女足與廣東省女足的對決中,河南隊29號隊員在對方罰球區內接球時,廣東隊17號隊員倒地鏟球導致河南隊隊員倒地。裁判員判罰廣東隊17號隊員犯規并判罰點球。但評議組經過審議后認為,雖然河南隊隊員率先觸球,但球仍在可爭搶范圍內,廣東隊隊員的鏟球動作合理且無附加犯規動作。因此,裁判員的決定是錯誤的。
綜上所述,中國足協對于近期幾起比賽中的裁判錯漏判情況進行了認定和評議。雖然有些爭議的判決結果引起了俱樂部和球迷的關注和質疑,但評議組通過仔細分析和討論后給出了公正的結論。這也再次提醒了裁判員在未來的比賽中需要更加謹慎和準確地做出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