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完成目標,新帥未就位,國足重建待續。
在東亞杯的最后一輪比賽中,中國香港隊與中國的對決引起了眾多關注。在這場激烈的比賽中,黃政宇憑借一記精彩進球,幫助國家隊以1比0的成績戰勝了中國香港隊,守住了球隊的勝利底線。這個進球對于黃政宇來說意義非凡,不僅幫助他緩解了之前因表現不佳而受到的質疑,更是他個人“自我救贖”的體現。
從比賽初期開始,黃政宇就背負著巨大的壓力。作為國足首發后腰,他在前幾場的表現并不理想,因此受到了許多批評。然而,在這次比賽中,他頂住了壓力,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盡管他已經是28歲的“高齡”,在國家隊中的出場次數并不多,僅有的7次出場還包括了這次東亞杯比賽。盡管他的國際比賽經驗相對較少,技術能力也并非最出眾,但他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出色的實力和決心。
這場比賽也引出了國足參加東亞杯的另一個問題。韓國隊和日本隊通過這次比賽考察了大量本土聯賽的球員,為明年的世界杯提供了豐富的備選方案。然而,中國隊通過參加東亞杯又實現了什么目標呢?對于這個問題,似乎沒有明確的答案。
除了黃政宇的出色表現外,另一名球員顏駿凌在三場東亞杯比賽中均打滿全場。在期待中,國足應該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代理主帥久爾杰維奇也確實選入了一些年輕選手。然而,事實上,被寄予厚望的蒯紀聞僅出場76分鐘,而前鋒劉誠宇只獲得了短短的4分鐘出場時間。兩位替補門將則完全沒有獲得出場機會。雖然有部分年輕球員如吾米提江·玉蘇普、汪仕欽、劉浩帆等人在本次東亞杯上實現了國足首秀并留下了印象,但與外界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
從另一個角度看,代理主帥久爾杰維奇在陣容的選擇上或許并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他在集訓開始時就坦言,參賽陣容是根據已有的國足大名單制定。這也說明了,盡管他希望能夠更多使用優秀的年輕球員,但在實際的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限制和困難。
對于中國足協來說,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盡快為國足確定主帥人選。只有確定了主帥,才能圍繞他的想法和思路來挑選適合的球員,并開啟真正的重建工作。距離2027年亞洲杯還有一年半的時間,時間相對充裕。然而,由于選帥工作的原因,中國足協可能會放棄在九月份的國際比賽窗口組建國家隊進行集訓和比賽。這一決定讓人難以評價其優劣,畢竟每場比賽對于年輕球員來說都是寶貴的成長機會。
足協必須加快國足的選帥工作進度,并確保這位教練有足夠的決心和勇氣去實施年輕化改造工程。久爾杰維奇已經指出,中國足球在多個年齡段都出現了優秀的年輕隊員。只有給予這些年輕人更多的實戰機會,才能幫助中國足球盡快復蘇并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這不僅是教練的責任,也是每個球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