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大戰(zhàn),申花體力消耗大,國安占優(yōu)。
7月19日,北京國安與上海申花之間的對決在北京的國安主場拉開序幕。兩隊目前的積分相同,加之長達三十年的恩怨糾紛,使得這場比賽備受矚目。這不僅是一場足球賽事,更是一場情感的角逐。
賽前的熱度和緊張氣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日的比賽門票在短短兩分鐘內(nèi)被搶購一空,這是工體歷史上的首次客隊區(qū)域全開售票,預計將刷新工體的上座人數(shù)紀錄。同時,高鐵票在周末前后幾天幾乎售罄,周邊的價格也出現(xiàn)了一定漲幅。這一切都彰顯了上海球迷對于這場比賽的期待與熱情。
從過去的戰(zhàn)績來看,北京國安似乎占據(jù)了上風。在近三場東亞杯的比賽中,申花國腳的總出場時間達到了724分鐘,為出戰(zhàn)時間最長的隊伍。而北京國安雖然總出場時間為373分鐘,但球員的體力消耗和狀態(tài)卻十分出色。
具體到球員表現(xiàn),申花的蔣圣龍和朱辰杰均堅持打滿了三場比賽的每一分鐘,而劉誠宇在最后一戰(zhàn)中也在關(guān)鍵時刻獲得了上場機會。高天意在與韓國和日本的比賽中也打滿了180分鐘。而在北京國安方面,張玉寧無疑是消耗最大的球員,但他的替補身份和塞爾吉尼奧的重要地位使得其消耗度相對較少。從這一角度看,北京國安似乎在體力上占據(jù)了優(yōu)勢。
此外,輿論導向也似乎更偏向于北京國安。申花提前召回了陳晉一和高天意備戰(zhàn)這場比賽,而除了申花的球迷和媒體外,其他地方的球迷似乎都更加傾向于支持國安。這種輿論氛圍無疑給申花帶來了額外的壓力。
而這場京滬榜首大戰(zhàn)的舉辦地——北京國安的工體球場,更是申花最怕的魔鬼主場。多年來,申花在這里鮮有勝績,去年便是在這里失利導致被海港反超一分。如果今年申花再次在這里失利,那么奪冠的希望將變得渺茫。海港隊若無法奪冠,其強大的購買力隨時可能介入,中超轉(zhuǎn)會記錄屢次被海港刷新。前年限薪政策下,海港依然大手筆引進了巴爾加斯等強力外援,這使得中超的競爭更加激烈。這場比賽不僅關(guān)乎兩隊的榮譽,更是關(guān)乎未來中超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