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守底合格,新周期國足未定。
在東亞杯的賽場上,國足的比賽表現如預期般,輸給了韓國和日本,但也在壓力之下成功擊敗了中國香港隊。經過連續四屆的比賽,國足最終排名第三,這可以被視為守住底線的成績。然而,對于即將開啟的2030周期,這不僅僅是一個結束,更是球隊重建的開始。
作為主管部門的中國足協,此刻必須深思如何有效地重建國足。三場東亞杯的比賽見證了國足的實力與挑戰。首戰0比3不敵韓國,次戰0比2輸給日本,雖然結果并不意外,但這兩場比賽凸顯了國足與強隊的差距。然而,在對陣中國香港的比賽中,國足展現了其戰斗精神,以1比0取得勝利,這無疑給球隊帶來了一絲慰藉。
為了守住這份顏面,國足在比賽中有限地使用了新人。盡管如此,球隊依然非常重視經驗豐富的球員。例如,中軸線上的球員幾乎打滿了全部比賽,而一些年輕門將則未能獲得出場機會。在后腰位置上,老將黃政宇連續首發,而廖錦濤等新人則只獲得了有限的出場時間。
國足主帥久爾杰維奇在賽后接受采訪時提到,年輕球員的鍛煉確實是一個重要議題。在艱苦的比賽中,他強調了老隊員對年輕球員的幫助和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他表示,看到年輕球員的成長是中國足球的未來。
然而,隨著東亞杯的結束,久爾杰維奇的使命也隨之結束。對于是否會競聘國足主帥的問題,他選擇了回避,而中國足協也宣布了啟動新一任國足主教練選聘工作的程序。然而,目前選聘工作尚未正式展開,教練專家團隊也還未接到相關工作通知。
此外,熱身賽的安排也仍然懸而未決。中國足協原計劃在9月舉辦四隊邀請賽,但目前相關工作仍無具體進展。無論是主帥人選還是熱身賽對手,這都是國家隊未來建設非常關鍵的環節。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國足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比賽的結果,更是未來的建設和發展。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希望國足不要再輸在起跑線上,而是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行動迎接新的挑戰。在新的周期里,國足需要更多的勇氣、智慧和決心,去面對未來的每一場比賽和每一個挑戰。
上一篇:江陰與蘇超關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