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圣龍東亞杯積極鏟球卡位,無申花雙子星,國足敗局更慘。
在2025年的東亞杯比賽中,中國國家隊在與韓國和日本的對決中未能取得勝利,這雖然在意料之中,但申花雙子星——朱辰杰和蔣圣龍所受到的非議卻出乎預料。他們兩人,已然是中國足球界最頂尖的后衛。
朱辰杰自2018年起便成為申花一線隊的主力,經歷了多位國家隊教練的磨練,而蔣圣龍在短短幾年間,從2022年的東亞杯首秀開始,便在各項國際大賽中嶄露頭角,包括東亞杯、亞洲杯等。他的專注和堅持使自己達成了國家隊的20場記錄。若非因傷,蔣圣龍在世預賽中本可以全勤。他不僅有著出色的身體素質和領導力,還在比賽中展現出了卓越的預判和技巧。在面對日本隊的比賽中,蔣圣龍更是用臉部阻擋了對方的傳中球,展現了他的決心和斗志。
從東亞杯的比賽直播中,我們可以看出蔣圣龍正逐漸成長為防線上的核心力量。他不僅有領袖氣質,更具備高級的比賽技巧和意識。他并非僅依賴鏟球和卡位來防守,更能在比賽中積極搶頭球、集中注意力防遠射、定位球時沖上去爭搶。如今他年僅25歲,未來仍有巨大的潛力等待挖掘。
然而,國足的失利并非完全由防守所致。事實上,中場的問題更為突出。國足缺乏像阿馬杜這樣的后腰球員與后防線形成有效的護城河體系。沒有強大的中場支持,國足的進攻和防守都顯得捉襟見肘。在面對強敵時,后衛線往往要直面對方的攻擊,盡管有時能夠成功防守幾個球,但當對方的機會增多時,壓力便會驟增。一旦國足失球,后防線常常會成為背鍋的對象。
例如在國足0比2輸給日本隊的比賽中,蔣圣龍在賽后采訪時提到,日本J聯賽的比賽節奏快得驚人,傳接球的質量與我們有天壤之別。這正是國足所面臨的挑戰之一?,F代足球已經進入了高強度、快節奏的時代。申花的外援之所以能夠迅速融入并取得進球,正是因為他們具備了強大的比賽強度和技巧。而國足的中場則需要加快速度、增強身體對抗能力以及尋找突破的機會。
統計數據顯示,自21世紀以來,國足在正賽中未曾戰勝過日本隊。這其中的差距不僅僅在于技術和戰術,更在于整個隊伍的配合和默契程度。要縮小這一差距,國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