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超流量能否媲美蘇超?
在浙江足球領域中,浙江超級聯賽正式啟幕于上周。歷經九年的積淀,這一賽事已迎來其第十屆的盛大開幕。原初,由于蘇超聯賽的火爆出圈,也讓大眾開始關注到原來浙江早已有著同類型的比賽。
然而,浙江超級聯賽與蘇超聯賽的參賽主體存在顯著差異。蘇超聯賽倡導的是城市招募本地居民組隊參賽的模式,將城市榮譽感作為參賽動力;而浙超聯賽則以省內各地足球俱樂部為主力軍,并未設定對同一地級市參賽球隊數量的限制。然而,從本屆浙超聯賽的開幕式及首場比賽現場情況來看,觀眾席上的觀眾寥寥無幾,表明了其目前的觀眾吸引力較之蘇超仍有很大差距。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超聯賽,每次賽事均能吸引大量的現場觀眾。比如最近一場蘇州對陣揚州的比賽,有超過4.3萬人次的現場觀眾;鹽城與鎮江的對決也有著近3.2萬的現場支持者;甚至在連云港對戰淮安的比賽中,也吸引到了2.62萬的熱情觀眾。如此的人氣盛況,無疑將浙超聯賽的流量熱度遠遠拋在了身后。
如今,蘇超聯賽的每場比賽都成為了一種流量爭奪的焦點。數以十萬計甚至百萬計的觀眾爭搶幾萬張門票,即使是在容量較大的球場里,也能座無虛席。這已經使得蘇超聯賽成為了一個流量IP,吸引著無數人主動去蹭其熱度。無論是通過觀看比賽發布視頻還是進行直播,都能獲得不菲的流量收益,已然形成了一個由流量驅動的超級聯賽。
對于造成這種流量熱度差異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在于浙超聯賽以俱樂部為參賽主體,難以激發民眾自發參與的熱情和歸屬感。而與之相反的是,蘇超聯賽的球隊承載了城市榮譽感,市民們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連接和認同感,因此會積極參與到其中。這種差異化的參賽模式和觀眾情感連接,正是導致兩大賽事流量熱度差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