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科維奇下課,久爾杰維奇暫管,選帥工作啟動
北京時間6月27日,中國足球協會發布了一條重磅公告,標志著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的更迭。伊萬科維奇因在2026美加墨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中的失利,不再擔任這一重要職務。而塞爾維亞籍的知名教練德揚·久爾杰維奇將作為代理主教練,接手這支隊伍,他的首要任務是帶領球隊參加即將到來的東亞杯賽事。
這一決策背后,是國足在長期競爭中的多次挫折與掙扎。伊萬科維奇的離開直接源于球隊在18強賽中的表現不力,導致無緣附加賽階段,這無疑是對其執教能力的嚴峻考驗。盡管中國足協在公告中對其及教練團隊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謝,但冰冷的合同條款背后,是國足沖擊世界杯征程的又一次提前終結。
自2023年2月起接手球隊至此次18強賽出局,伊萬科維奇雖付出了諸多努力,但始終未能扭轉球隊的命運。其戰術理念與人員使用一直處于輿論的爭議漩渦中。這無疑為中國足球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這個關鍵時刻,久爾杰維奇的任命顯得尤為引人注目。這位擁有歐足聯職業級教練證書的塞爾維亞教頭,自2023年3月起便在中國足壇活躍。他先是執掌中國男足亞運隊,在杭州亞運會上取得突破性成績,打破了長達17年的亞運會8強荒。隨后又轉而執教U19國足,積累了豐富的執教經驗。其展現出的整合年輕隊伍、激發戰斗力的能力,使他在過渡期成為了足協的關鍵選擇。
久爾杰維奇上任后的首要挑戰是今年年底的東亞杯。這一賽事不僅是對他短期執教能力的考驗,更是他與國腳磨合程度的重要窗口。然而,更核心的任務是保持球隊的穩定過渡,直至新的正式主帥到位。對此,中國足協已經明確表示將同步啟動新周期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主教練的選聘工作。
這無疑將是接下來輿論關注的焦點。足協將面臨關鍵抉擇:是繼續信任熟悉亞洲及中國足球的外籍教練,還是另辟蹊徑,尋找新的可能性?無論是伊萬科維奇還是久爾杰維奇,國足帥位的更迭都已成為常態。然而,每一次沖擊大賽失敗后的換帥,雖然是為了尋求改變的必然動作,但也清晰地折射出中國足球長期積弊與系統性難題。
代理主帥久爾杰維奇或許能帶來短期的秩序與精神面貌的改觀。但真正決定國足未來高度的,還是即將啟動的、目標指向下一個世界杯周期的正式主帥人選以及更深層次的足球體系改革能否提供堅實支撐。當“換帥”成為球迷最熟悉的足協公告主題詞之一時,我們不得不深思,中國足球需要的不僅僅是名帥的魔法,更需要從制度到文化的全面改革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