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啟示錄:空調工、前國奧隊員、"00后"海歸的足球挑戰
自初夏以來,“蘇超”——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統稱,已然火爆出圈,成為不可忽視的體育話題。
僅僅一個月前,第一輪“蘇超”開戰時,每名球員還能領到20張門票分發給親朋好友。然而到了第四輪,門票變得異常搶手,每名球員只有寥寥幾張家屬票,還得在線上幫朋友搶票。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賽事的火爆程度,也揭示了江蘇各地對足球的熱情。
那么,“蘇超”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賽事呢?是職業聯賽,還是業余比賽?參與的球員們身份各異,有曾代表中超球隊拿過聯賽冠軍的南京隊隊長,有前國奧隊隊員,也有業余身份的球員,更多的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如空調維修工、面包店老板、中學生等。
在揚州,八怪球迷協會的資深球迷表示,雖然“蘇超”的技術含量可能不及中超,但它讓周末有球可看,球員就像是生活在城市里的鄰居,為城市而努力,這就是足球的魅力。而在鎮江,主教練汪磊認為,“蘇超”的價值在于讓更多市民有比賽可看,讓足球運動受到更多關注。
前國奧隊員張衛在“蘇超”南通隊中找到了新的舞臺。他不僅被球迷重新記起,關注度也讓他思考如何讓更多孩子喜歡上足球。如今他除了在南通支云足球俱樂部做少兒足球培訓外,還兼任球員和助理教練的雙重身份。他的故事激勵著像他一樣的退役球員,也鼓舞著年輕球員追求自己的足球夢想。
在南通海門珂締緣足球俱樂部,像張衛這樣的留洋球員回歸的故事正在上演。隊伍中的李賢成和文俊秀等年輕球員,曾在國外接受專業訓練,如今回到家鄉參加“蘇超”,他們的表現也受到了廣泛關注。他們的父親李太鎮更是用拖鞋廠的盈利創辦了足校,為各級國家隊輸送了超過160人次的小國腳,如今企業的產品也與“蘇超”元素相結合,展現了“蘇超”的商業價值。
而在鎮江,“蘇超”的火爆也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參與者。球隊中既有來自江蘇大學校足球隊的隊員,也有來自各行各業的業余愛好者。即便他們的白天身份是空調維修工、初三在校生、面包店老板等普通職業,但他們都有著對足球的熱愛和專業的足球技能。
總的來說,“蘇超”已經超越了比賽本身,成為連接江蘇各地、各年齡層、各職業人群的紐帶。它讓足球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讓人們感受到足球的魅力和激情。無論是職業球員還是業余愛好者,都在為“蘇超”貢獻自己的力量,也讓更多的人通過“蘇超”了解了足球,愛上了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