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海青訓索賠爭議:青訓難,可仲裁解決
**孫繼海熱搜風波**
在2025年的一天之內,孫繼海的名字頻頻登上熱搜榜。27日傍晚,中國足協杯的抽簽儀式上,他親自抽出了上海德比第四輪的對戰結果,這一舉動立刻點燃了足壇的熱烈討論。
然而,在早些時候,一則關于孫繼海旗下足球青訓的新聞也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一名家長發布視頻稱,其12歲的孩子因傷想退出孫繼海所創辦的“嗨球”青訓營,但卻被要求支付高達18萬元的賠償。這起事件迅速發酵,相關話題也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單。
據荔枝新聞報道,這名受傷小球員來自陜西西安,家長張女士透露,他們于2024年特意帶孩子前往大連加入“嗨球”青訓營。在每日高強度的訓練中,孩子身體出現了“脛骨結節炎、髕腱炎、骨裂”等傷病。此外,教練的不當言語也給孩子帶來了心理傷害,促使其產生了退出的想法。然而,退出并非易事,他們被要求支付高額賠償以換取“自由身”。
張女士表示,在溝通中對方態度強硬,沒有明細的賠償清單,只是口頭要求按照每天500元計算,一年下來接近18萬元。同時也有其他孩子因各種原因離開青訓營,根據待的時間長短,賠償費用在1萬至5萬之間不等。
作為前中國國家足球隊隊員的孫繼海,其明星效應加上青訓這一足球界高度關注的話題,使得這起事件在青訓層面乃至整個足球界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青訓俱樂部和小球員家長對此議論紛紛,也在專業圈內引發了深入的討論。
青訓俱樂部專業管理者表示,“解約自由身證明”是保護青訓機構的一種方式。他們認為,在球員水平有所提高后容易被其他機構挖走的情況下,青訓機構需要得到經濟上的保障。而所謂解約自由身證明,即為允許小球員離開青訓機構并轉投其他機構的證明,但需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
公開資料顯示,“嗨球”青訓營是一家全免費的青訓機構,由孫繼海創辦。在當前足球大環境普遍不佳的情況下,全免費模式也成為了較為常見的青訓機構運營方式。然而,對于小球員的轉會或退出問題,青訓機構仍需通過索要賠償來保障自身利益。
對于張女士的遭遇,圈內人士建議她首先與俱樂部進行溝通,嘗試達成賠償金額的一致。如果無法解決,可以向中國足協申請仲裁。足協將根據實際情況和綜合研判后,做出實際賠償費用的裁決。
這起事件不僅引發了公眾對足球青訓的關注和討論,也提醒了家長和青訓機構在處理類似問題時需要更加透明和公正地溝通與協商。同時,也呼吁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強監管和規范,為小球員的成長和發展創造一個更加健康和公平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