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判罰:陜西聯合VS南通支云補時進球正確
在五月二十日晚,中國足協裁判委員會評議組以視頻會議的形式,開展了本賽季第十二期的裁判評議工作。此次會議不僅邀請了中足聯的代表,還特別邀請了中國足協的紀檢人員以及兩位來自社會與媒體界的足球社會監督員進行旁聽。會議形式采用評議組成員集體討論與單獨發表意見相結合的方式,對當期賽事的裁判工作進行了深入的評議。
針對中甲聯賽第9輪,陜西聯合與南通支云比賽的第90+2分鐘,場上發生了一次爭議判罰。當時,陜西聯合隊的22號隊員在對方罰球區內帶球,遭到南通支云隊21號隊員的防守后倒地。裁判員隨即判罰南通支云隊21號隊員犯規并罰球點球。對于這一判例,南通支云俱樂部認為其隊員并未犯規,且認為陜西聯合22號隊員是故意摔倒。
然而,評議組在觀看視頻后一致認為,從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南通支云隊21號隊員在上前防守時確實絆摔了對方隊員,這應當被視為一次草率的犯規。因此,裁判員判罰犯規和罰球點球的決定是正確的。
再觀比賽第90+4分鐘,陜西聯合隊的33號隊員進球,但南通支云俱樂部認為對方處于越位位置的隊員進球,應當判為越位犯規,進球無效。評議組在仔細研究視頻后指出,在雙方爭頂頭球時,守方的南通支云隊員先觸到球,攻方的陜西聯合隊員并未觸球,因此陜西聯合33號隊員并不構成越位犯規。同時,助理裁判員并未示意越位,裁判員判進球有效的決定也是正確的。
此次評議會不僅對兩場比賽中出現的爭議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讀,也為未來的比賽裁判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