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廈失利需反思三點:包夾過度、孫銘徽失控、王博用人不當。
在CBA總決賽的舞臺上,北京隊以101-87戰勝了廣廈隊,以大比分1-0暫時領先。這場比賽的結果出乎了許多人的預料,廣廈隊在賽場上顯得力不從心。從賽前準備來看,廣廈隊似乎在比賽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
首先,廣廈隊在比賽初期采用了瘋狂包夾戰術,這一策略本意是為了限制對手的進攻,但過度執行導致了球員的體能下滑嚴重。尤其在末節比賽中,這種影響更為明顯。當球隊的體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攻守兩端都顯得力不從心,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然而,北京隊擁有兩個持球點,使得廣廈隊的包夾策略效果并不明顯。隨著比賽的進行,廣廈隊逐漸適應了北京隊的強度,但包夾戰術的負面影響仍然存在,這是廣廈隊需要深刻反思和改變的問題。
其次,孫銘徽的表現成為了廣廈隊的痛點。作為球隊的發起點和關鍵球員,孫銘徽在比賽中不僅進攻效率低下,而且串聯球隊的能力也受到影響。這無疑給廣廈隊的進攻和防守都帶來了不小的困擾。盡管孫銘徽的調整能力出色,相信他在G2比賽中會有所改變,但廣廈隊仍需尋找更穩定的得分點和組織者。
另外,王博的用人策略也是廣廈隊面臨的問題之一。在末節內線劣勢明顯的情況下,王博持續派上吳驍出戰,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他能適時地調整陣容,比如讓卡爾頓和奈特更多地出場,或許局面會有所不同。這兩名球員的狀態非常好,但由于上場時間有限,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此外,廣廈隊在防守策略和用人方面也需要進行反思和調整。
盡管輸掉了G1比賽,廣廈隊仍有機會翻盤。例如,陳盈駿在防守端被過度消耗,如果球隊能在防守策略和用人方面做出調整,仍有可能扭轉局勢。尤其是在前三節比賽中,兩隊勢均力敵,但末節出現了崩盤的情況。因此,廣廈隊需要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找到問題所在并加以改進。
總體來說,這場比賽給廣廈隊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和啟示。球隊需要從自身找原因,調整策略和陣容,以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比賽。而球迷們也在期待著兩支隊伍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能帶來更加精彩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