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外援怒批裁判,季后賽或遭罰
在一場激烈而關鍵的12進8系列賽中,廣東隊以微弱的4分優勢戰勝了實力不俗的上海隊,順利地拿下了比賽的開門紅。這場勝利不僅令廣東隊士氣大增,還讓那些對裁判判罰有異議的上海隊員心生不滿。特別是洛夫頓,作為球隊的核心成員之一,他對于當晚比賽的判罰十分不滿意。
洛夫頓的憤慨主要來源于他自身的一個關鍵時刻的失誤。當比賽進入第四節,場上只剩下8分41秒時,洛夫頓在禁區持球進攻,面對的是廣東隊隊員徐昕的防守。徐昕展現出了出色的防守能力,給了洛夫頓一個勢大力沉的大帽。胡明軒緊隨其后,搶到了關鍵的籃板并快速發動快攻,將比分再次拉大,此時廣東隊已經以88比84領先上海隊。
盡管比賽已經結束,但第二天洛夫頓仍然對此判罰感到氣憤和不解。他立刻在個人的社交媒體上公開發文,針對裁判的判罰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他認為徐昕在封蓋時實際上是打到了他的手腕上,文字表達為"All wrist no ball. No call btw"。
然而從現場回放的視頻來看,徐昕的動作更像是在觸球之后觸到了洛夫頓的手臂,是一個連貫的蓋帽動作。對此,知名籃球媒體人付政浩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付政浩強調說,盡管洛夫頓熱衷于在比賽中尋求裁判的幫助,但他并不擅長判斷何時需要哨子。他在過去多次因與裁判互動不當而受到處罰。例如在某次與青島隊的比賽中,因為被判假摔后繼續抱怨和挑釁裁判,不僅被連吃兩個技術犯規被罰出場,還在離開球場后再次用手指戳兩位裁判以示不滿。這些行為都令他在場上顯得極為囂張和失控,最終被禁賽兩場并罰款5萬人民幣。
這次事件后不久復出的洛夫頓似乎并未吸取教訓。在面對廣東隊的比賽中再次對裁判的判罰進行指責和質疑。在CBA中,球員和教練不應就裁判問題進行任何形式的討論或指責。這次洛夫頓的行動明顯違背了CBA的規定,人們紛紛預測他將面臨新的處罰。相信不僅僅是警告和罰款等簡單措施所能解決的。因為一個已經有過前科的球員如果仍然持續挑戰規則的底線,這將對整個聯賽的形象和秩序產生嚴重的影響。
總體來說,這次事件再次凸顯了體育競技中球員和裁判之間應有的尊重和秩序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期待CBA能夠根據事實和規定給予恰當的處罰和回應。而這場比賽也將會成為大家日后談論的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