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輸球第3天,足協:譚凱進球有效,嚴懲“庸哨”。
北京時間5月7日,中國足協公布了第10期的“裁判評議”結果。在中超比賽中,本輪的裁判執法水平較之前有了微妙的進步,并未出現大量引發爭議的判罰。然而,在爭議最大的判罰中,中甲聯賽的一場比賽成為了焦點。
那是一場遼寧鐵人與陜西聯合的激烈對決。在比賽的第55分鐘,陜西聯合抓住遼寧鐵人的解圍失誤,迅速發起反擊,一記長傳將球送入禁區。此時,門前的譚凱元接球并完成頭球破門,這一瞬間仿佛決定了比賽的走向。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助理裁判張庭浩在譚凱元進球后卻舉旗示意越位在先,使得進球被判無效。從慢鏡頭回放來看,譚凱元的位置明顯沒有越位。這無疑是一個嚴重的誤判,即便是普通球迷,也難以接受這樣的判斷。
這個誤判對陜西聯合隊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們的士氣受到了嚴重打擊,盡管之后由魏渝人扳平比分,但僅僅兩分鐘后,就被遼寧鐵人以一記絕殺再次領先。這場比賽的失利不僅讓陜西聯合隊跌至中甲聯賽的倒數第5名,更是與降級區僅有一分的差距。
與此同時,遼寧鐵人隊則因此戰升至第2名,僅落后重慶隊一分。這足以看出誤判對比賽結果以及球隊排名的巨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中甲聯賽的升級和降級形勢。
對于這次誤判,我個人認為與之前云南玉昆隊侯永永進球被吹無效的案例相似,都是由于裁判業務水平不足或“庸哨”所導致。當一名裁判連VAR劃線都搞不清楚時,對于明顯不越位的判罰卻敢于舉旗吹掉進球,這無疑暴露了中國足球在裁判培養和管理上的嚴重問題。
中國足協在對此次陜西聯合隊的誤判進行定性時,首次使用了“裁判員出現明顯的判斷失誤”的描述。這表明足協也對此類昏庸無能的裁判表示了強烈的不滿。因此,足協表示將積極接受俱樂部的反饋和申訴意見,并對出現“錯漏判”的裁判員進行內部處罰。
然而,我認為僅僅內部處罰并不足以解決問題。要真正改善中國足球的裁判環境,必須徹底驅逐劣幣,將“庸哨”徹底清除出中國足球。只有這樣,中國足球才能真正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