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敗筆:國腳足協杯后上海集訓13天
關于中國國家足球隊即將在踢印尼之前再次進行長達半個月的集訓,這似乎并不是一個明智的決策。最近傳出的消息顯示,國足計劃在足協杯第3輪比賽后開始集訓,大約從5月23日開始至上海的海港訓練基地。這將是他們在18強賽階段進行的第二次長時間的集訓,而這次安排顯然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長達近半個月的集訓時間顯得過于冗長。盡管這次集訓是在足協杯第3輪之后才開始,但我們必須注意到,我們將在6月5日對陣印尼。這意味著在5月22日之后,國腳們將沒有正式的比賽可參加。而從5月23日算起,到踢印尼之前,他們將進行長達近半個月的集訓。這樣的時間跨度對于運動員來說,確實顯得有些過長。
其次,賽程的安排也顯得相當不合理。為了給國足的世界杯預選賽騰出時間,中超和足協杯必須在短短的20天內進行五場比賽。這樣的賽程不僅大大增加了國腳們的受傷風險,而且在他們完成這五場比賽之后,緊接著又是一個長期的集訓。這樣的安排使得國腳們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內沒有正式比賽可打,其競技狀態自然會受到影響。
最后一點,長期集訓的效果早已被證明并不理想。此次13天的集訓已經是國足18強賽以來第二長的集訓時間了,而上一次踢沙特之前,他們曾集訓了17天。然而,回顧國足在世預賽中的贏球記錄,當我們在去年10月和11月贏得與印尼和巴林的比賽時,集訓時間都未超過10天。相比之下,長期集訓的效果顯然并不明顯。
雖然本屆世預賽并未像上屆那樣導致中超停賽半年為國足讓路,但今年中超為世預賽的長期集訓所留出的時間仍然過長,這導致中超賽程異常密集,反而使得國腳們傷病不斷。這無疑是一種弄巧成拙的安排。總體而言,這次的集訓安排似乎并未充分考慮到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和競技狀態,值得深思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