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熱,湘超至,歲月流轉
蘇超的足球魅力席卷全球,盡管我謙遜地沒有說遍及全宇宙,但已經讓許多地方艷羨不已。在一片熱議的浪潮中,有同學在僅有二十人的大學男生群里爆料,湖南即將啟動湘超聯賽。緊接著,我又看到一位同學轉發的《長沙晚報》掌上長沙頭條號上的文章——《想踢“湘超”嗎?長沙市男子足球集訓隊等你加入》。這無疑是一則官方的消息,可見湖南足球的熱情正在被點燃。
盡管我不是足球迷,也不熱衷于這項運動,但我仍關注了這則消息。在群里,我發出了一句評論:“大家恐怕是參加不了了吧。” 那位轉發的同學回應道,他其實并不踢球,但十分熱衷于觀看各類足球賽事。歐冠、西甲、世界杯等賽事中的球員,無論是梅西、凱恩還是姆巴佩,他都了如指掌。
我進一步提醒道,即使有想參加的意愿,恐怕我們的年齡也不再適合激烈的運動了。我們這一代大學同學,年紀大的已經四十三四,小的也已四十一。按照傳統的說法,我們已步入不惑之年,然而面對的疑惑似乎越來越多。
在家庭中,我們困惑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何他們如此難以管教?房貸的壓力為何總是無法徹底消解?曾發誓不學岳母與妻子的我們,如今又為何在孩子教育上與她們產生了共鳴?在職場上,我們原以為經驗豐富會得到老板的青睞,但三十五、三十七歲卻成了職業的坎兒,每天都擔心被優化、被淘汰。
當我們年輕時,認為四十五十是人生的壯年時期,但為何一過四十歲,身體狀況就急劇下滑?然而,在群體中仍有一些熱愛鍛煉的同學。他們每天堅持長跑,不斷挑戰自我。但我想,他們也一定有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只是沒有在公開場合提及罷了。畢竟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自己的問題還是自己消化為好,以免影響朋友們的情緒。
寫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那首《大夢》:“我已三十八,孩子很聽話,但工作加班讓我無法多陪伴……”這似乎成為了許多人的心聲。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學校和醫院的事情讓我們疲于奔命,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成了我們共同的難題。
總之,無論是足球的熱情還是生活的挑戰,我們都在這條路上不斷前行。盡管有疑惑和困惑,但只要我們積極面對、努力克服,就一定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