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中國男足0-3負韓國,6連敗丟13球。
在2026年世界杯預選賽落選后,中國隊正式進入了下一個周期的準備階段。代理主教練久爾杰維奇肩負重任,他帶領著年輕化的國足,迎來了上任后的首場考驗。
北京時間7月7日19點,備受矚目的2025東亞杯揭幕戰在熱烈的氣氛中拉開帷幕。世界足球排名第九十四位的中國隊,客場挑戰排名第二十三的東道主韓國隊。然而,比賽的結果卻令人扼腕嘆息,中國隊以0比3的慘淡比分遭遇了開門黑。
在這場比賽中,久爾杰維奇為國足布置了442平行中場陣型,摒棄了之前伊萬的菱形中場戰術。隊長張玉寧與年僅19歲便迎來首秀的蒯紀聞搭檔雙前鋒,而王鈺棟、黃政宇、高天意、謝文能則一字排開,形成強大的攻擊線。
國足的后衛線由吾米提江·玉蘇普、朱辰杰、蔣圣龍、高準翼四人組成,門將則不是世預賽的鐵打主力王大雷,而是經驗豐富的顏駿凌再次鎮守大門。值得一提的是,此戰的首發11人平均年齡僅有25.1歲,而韓國隊為28.5歲,國足的年輕化戰略顯而易見。
然而,歷史數據顯示,國足與韓國隊的較量并不占優勢。兩隊共交戰38次,中國隊僅取得2次勝利,13次平局和23次失敗。最近五次交鋒更是全部敗北,共丟十球而無進球記錄,這樣的戰績令人唏噓。
比賽開始僅第八分鐘,韓國隊便通過精準傳球由李東炅攻入一球。僅僅過了十二分鐘,國足連丟兩球,韓國隊以2比0領先結束上半場。韓國隊憑借流暢的傳球和出色的得分能力,手握兩球優勢進入下半場。
盡管韓國隊并未派出留洋球員,而是以本土球員為主,但他們的表現依然出色。兩隊在下半場的比賽中繼續展開激烈的角逐。中國隊進行了多次換人調整,但始終無法攻破韓國隊的防線。最終,比賽結束時,中國隊以0比3的比分輸給了韓國隊。
這場比賽的失利無疑給中國隊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國足已經連續六場比賽不敵韓國隊,三球慘敗也追平了兩隊交戰歷史最大分差。整場比賽中國隊的控球率和射門次數都遠遠落后于韓國隊。這或許就是世界排名第九十四與第二十三的球隊之間的差距吧。
每次換帥后,國足的表現總是迅速證明中國足球的問題并非出在教練身上。然而更深層次的問題,如球員素質、訓練方法、足球文化等,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接下來的東亞杯第二輪比賽,中國隊將迎戰世界排名第十五的日本隊。對于這支仍在磨練中的年輕國足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嚴峻的挑戰。0比3不敵韓國隊的比賽結果讓球迷們倍感痛心,他們對于中國足球的未來充滿了擔憂和期待。
然而,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應該相信中國足球會不斷進步,不斷成長。只有通過持續的努力和不斷的挑戰,中國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