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難解,崔康熙留任,泰山隊無擔當。
泰山隊在足協杯的出局,使得2025賽季還未過半便已陷入無欲無求的境地。面對崔康熙的執教引發的爭議,結合俱樂部當前的狀態,換帥似乎成為了一個迫切的需求。然而,換帥并非易事,因為背后涉及到無人愿意承擔責任的問題。
自從濟南文旅成為俱樂部的大股東并接管后,無論是吳志東還是現任總經理周培健,他們在管理上似乎都缺乏足夠的魄力和底線。他們沒有像董罡那樣鐵腕的管理,也沒有像韓公政那樣在引援和選帥時將“人品好”放在首位。同樣,他們也沒有劉宇的資金實力和孫華那種關鍵時刻的果斷。
泰山隊能夠在21年拿到雙冠王,固然與整個大環境有關,但也不可忽視的是,那時俱樂部得到了充足的資金支持,而且李霄鵬和孫華為球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然而,就在那個輝煌的年份,隊內已經出現了不少不和諧的聲音。比如某球員轉會時的“上供”要求,以及金敬道與郝偉之間的不和等。
這些問題在2022賽季逐漸浮出水面,舒暢在球隊群里揭露了一些負面消息后,俱樂部并沒有真正地去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了控制信息的傳播。郝偉在管理層的問題暴露后仍毫無收斂,他的管理方式讓球隊內部矛盾重重。而管理層在面對問題時,更多的是選擇掩蓋而非解決。
崔康熙接手泰山隊后,雖然起初提出的要求薪資較低,但他希望獲得引援權。然而,俱樂部的引援決策時常讓人費解。如花費巨資引進的帕托被認為是個水貨,但俱樂部卻任由他胡來。因此,崔康熙的引援決策失誤,責任更多在于管理層而非他本人。
今年俱樂部雖然收回了引援權,但崔康熙的技戰術已嚴重落后,訓練方法也遭人詬病。這樣的教練顯然無法帶領球隊取得更好的成績。然而,泰山隊作為國企俱樂部,其預算已經提前制定并打入俱樂部賬戶。解約崔康熙雖然需要支付一定費用,但并非無法承受。
那么,為何在資金不是問題的情況下,泰山隊仍不換帥呢?這背后的原因是管理層不愿承擔責任。只要崔康熙還在位,他們就可以把問題甩給前任管理層吳志東。而換帥成功與否的功勞與責任都由現任管理層承擔。因此,他們更傾向于維持現狀而非積極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泰山隊的問題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從管理層到球員都需要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改變。只有這樣,泰山隊才能重回巔峰走出當前無欲無求的境地真正成為一個讓球迷驕傲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