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頻現換帥風波,23年14任主帥難救,世界冠軍亦難為,一難題待解。
在世界杯預選賽的激烈角逐中,中國隊經歷了18強賽的洗禮,最終以3勝7負的戰績,累積9分排在小組第5位,遺憾出局。自2002年首次晉級世界杯后,中國隊已闊別世界杯長達23年之久。而在這一連串的失利之后,原主帥伊萬科維奇因合同條款自動下課,幾乎沒有告別與送行,他孤獨地離開了這個位置。
緊接著,網絡上又傳出了中國隊將請韓國隊申臺龍接任的消息。這一切仿佛將中國足球的尷尬推向了風口浪尖。短短23年間,中國足球已換了14任主教練,即便世界足球巨星如里皮也未能挽回頹勢。而這一切背后,似乎有一個被忽略的問題。
回顧近年來的世預賽歷程,中國隊一直在不斷的調整與變動中度過。上屆世預賽中,世界冠軍主帥里皮因對球隊表現不滿而辭職,本土教練李鐵接任。然而在隨后的12強賽中,盡管擁有多名歸化球員,卻并未得到重用,這無疑影響了球隊的表現,導致早早出局。此后,李鐵被替換為李霄鵬,但中國隊依然不敵越南隊。最終,中國隊以1勝3平6負的戰績積6分,再次宣告出局。
進入本次世預賽的36強賽階段,揚科維奇作為主帥帶領中國隊開局兩輪,一勝一負,戰勝了泰國隊卻輸給了韓國隊。由于亞洲杯小組出局,揚科維奇隨后下課,中國隊又請來了前阿曼隊主帥伊萬科維奇。其實伊萬科維奇在阿曼隊的執教表現也并不理想。之后,中國隊經歷了一系列平局,最終因微弱優勢以小組第二的身份晉級18強賽。但在更為關鍵的比賽中,中國隊以0-7的大比分輸給了日本隊,這幾乎預示了他們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的命運——以3勝7負的戰績再次宣告出局。
在世預賽期間,不少人對伊萬科維奇的戰術打法和執教水平提出了質疑。現在他已下課,但下一個主教練會是誰?更重要的是,中國足球的問題僅僅是主教練的問題嗎?答案顯然不是。中國足球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是比賽機會的匱乏。在這屆世預賽期間,中國隊幾乎沒有參加任何熱身賽。相較之下,西亞球隊卻非常重視平時的熱身賽。比如沙特隊就參加了加勒比海金杯賽,與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強隊交鋒,這種比賽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鍛煉。
與此相比,日本隊和沙特隊都曾受邀參加土倫杯等國際賽事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些比賽讓他們積累了經驗并提高了實力。而中國足球卻缺乏這樣的機會去了解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因此,比起頻繁更換主教練,中國足球更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只有讓中國球隊更多地走出去比賽,他們才能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才能有提高的機會。這或許才是解決中國足球問題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