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商業價值飆升,伊利、京東迅速入局,贊助費達300萬獲業內贊譽。
在2025年的夏日,一場草根足球賽事在江蘇省內如同一股熱浪般席卷而來,實現了現象級的破圈。
6月14日,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的第四輪比賽再次點燃了戰火。常州隊連輸四場,被戲稱為“十三妹”,而蘇州隊則保持了連平三場的記錄。積分榜上,南通隊依舊穩居第一,徐州隊則升至第二。這一賽事的關注度持續走高,商業贊助規模也實現了跨越式的突破。
就在比賽前夕,國內兩大龍頭企業京東與伊利宣布成為“蘇超”的賽事官方贊助商。這無疑是將賽事的“含金量”推向了新的高度。隨后,“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公眾號公布的賽事贊助商名單顯示,與首輪比賽時相比,官方的賽事贊助商數量已經翻倍,達到了驚人的19個。
這一“蘇超”賽事已經從最初的草根賽事,演變成為了一場全民狂歡,席卷了體育、商業和文旅經濟等多個領域。贊助商的數量翻倍,連國內乳業巨頭伊利這樣的企業也紛紛入局。伊利雖然過去更多贊助的是大型國際賽事如世界杯、歐洲杯等,但如今也看中了“蘇超”的巨大潛力。
此外,京東也與江蘇省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協議,正式成為“蘇超”的官方戰略合作伙伴。他們將在賽事營銷、文化娛樂、全民健身、宣傳直播、比賽定制等多個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
除了京東和伊利,其他新加入的贊助商也是各具實力和知名度。官方戰略合作伙伴新增了理想、海瀾之家等知名企業;官方合作伙伴則新增了吾器酷體育、花紅藥業等體育和醫藥領域的公司;官方贊助商還包括了中興、途虎養車等科技和汽車相關企業。
這一賽事的商業價值不僅體現在贊助費的水漲船高上。據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黃海燕指出,“蘇超”的贊助費用已經從賽事初始的較低門檻,發展到現在競相搶位的局面。目前,官方贊助單席位的價格已經飆升至300萬元人民幣,且仍然供不應求。
而“蘇超”的流量不僅限于球場上。前三輪比賽的觀賽觀眾人數已經達到了19.57萬人,場均人數逼近中超聯賽。第四輪比賽的觀戰人數更是刷新了紀錄,達到了驚人的30823人。這一持續不斷的賽事也吸引了大量外地球迷跨城觀賽,進一步帶動了江蘇各地的文旅消費和旅游熱度。
江蘇的各個城市也紛紛推出優惠措施吸引外地市民前來觀戰,如常州在端午小長假期間對揚州市民免費開放所有A級景區等。“蘇超”不僅帶動了當地的餐飲、聚會觀賽等消費熱潮,還讓美團平臺上江蘇省內景區預訂量同比激增305%。
在“蘇超”的火爆之下,各地的足球賽事也紛紛跟進。四川省已經計劃啟動“三大球”聯賽和業余足球聯賽,廣東省也將舉行足球超級聯賽。可以預見的是,“蘇超”的成功將為更多地區的足球賽事帶來啟示和動力。
總的來說,“蘇超”已經從一場草根賽事發展成為了一場具有巨大商業價值和文旅經濟價值的全民狂歡。這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傳播江蘇城市文化、促進體育消費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