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媒評蘇超:體育局長敗局,文旅局長笑中釋懷。
近期,火爆的“蘇超”聯賽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長安觀察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點評,他們指出,“蘇超”實際上是一個以足球為平臺的綜合性文化旅游活動。這種模式不僅讓人聯想到“體育局長輸球的委屈似乎都寫在了文旅局長的笑臉之上”。
自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開賽以來,它強勢地占據了輿論的中心位置。不僅門票搶購的難度已經超越了熱門演唱會,而且在線上線下都掀起了一股“造梗”的熱潮。
那么,“蘇超”為何能夠如此火爆呢?答案其實遠不止足球本身。這個聯賽面向的是基層的足球隊伍和球員,它激發了“散裝江蘇”各城市之間那種誰都不服誰的好勝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不再只是空話,各城市真的在打一場天時地利人和的比賽。每一場比賽都充滿了懸念和看點,比如淮安與揚州之間的“淮揚菜正統之爭”,蘇州與南京的“宿命之戰”,以及徐州與宿遷的“楚漢爭霸”。這些比賽不僅讓城市的特產和歷史故事被更多人熟知,也讓體育賽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蘇超”所闖出的這條路雖然難以復制,但卻給人們帶來了很多啟示。首先,“蘇超”的精髓在于利用足球這一平臺,將文化旅游與體育賽事緊密結合。這種模式不僅吸引了人們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它通過高質量、有特色的活動內容,讓人們真正地參與進來。比如常州對陣揚州時,常州不僅熱情接待了揚州市民,還為揚州球迷準備了特色美食,這樣的舉動不僅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了熱議,也使得主辦城市的景區客流顯著增加,特色物產銷量翻倍。
從“村超”到“蘇超”,我們可以看到圍繞足球的深度探索是多么的珍貴。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與其強行模仿他人,不如借鑒“蘇超”的內核,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足球+”,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破圈”之路。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推廣城市文化,也可以讓體育賽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