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形式可仿,內核獨有
在即將到來的2025年,江蘇正在崛起一個新的城市足球潮流——這就是第三輪角逐中的“蘇超”。這里指的并不是那些遙不可及的蘇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而是我們江蘇本地的城市足球聯賽。
在社交網絡上,我偶然間瞥見了徐州主場的盛況,超過兩萬人的觀眾,其中不乏經過身份驗證的成年人。如果算上兒童,那么現場的觀眾數量恐怕要遠超這個數字。端午節期間,蘇超聯賽在江蘇乃至全國范圍內都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度,其觀眾人數甚至超過了中超比賽的觀眾數。
今年是蘇超的首次亮相,許多方面還有待完善和調整。比如,每支隊伍只進行單循環賽共12輪比賽,每個城市只有6場主場和6個客場。這樣的安排似乎有些不盡如人意。顯然,這樣的比賽安排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至少應該增加到24輪比賽,讓各隊之間有更多的主客場對決機會。
另一方面,有些城市的主場規模還較小,只能容納幾百或幾千人。這可能是因為組織者在起初并沒有預料到這樣的火爆場面。然而,如今這種盛況已經形成,我們更應該積極尋找更大的場地來滿足更多球迷的觀賽需求。比如徐州已經采取了行動,他們將主場遷移到了擁有更大容量的奧體中心。因此,這次的比賽人數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峰值。
另外,目前的球票價格多在5元至10元之間,基本上是低價入場。盡管如此,仍存在一定的提價空間。不過這并非為了追求利潤,而是為了給這場賽事的組織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為一個江蘇人,我認為在賽事初期就應該將參賽隊伍的數量定下來為13支。不應有升降級制度,也無需邀請省外的球隊參賽。這樣的設定能夠確保聯賽的純粹性。盡管其他省份也舉辦了省內的超級聯賽,如廣東足協也發起了省內的足球聯賽,但我認為或許其他地方的比賽無法像蘇超這樣引人注目。這種“散裝江蘇”的獨特特質使得我們聯賽的形式可以被模仿,但內核卻無法復制。無論是從比賽的規模、熱情還是球迷的參與度來看,“蘇超”無疑為江蘇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足球時代。
上一篇:張家鳴:新主場首球,榮幸開心
下一篇:張輝:下半場失誤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