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哨聲成奇葩,誤判多達五次,北京隊遭重擊。
昨晚,廣廈隊在系列賽的第二場比賽中,終于以103比96艱難地戰勝了北京隊,贏得了隊史總決賽的首場勝利。這場勝利雖然為廣廈帶來了喜悅,但同時也被部分球迷質疑為“勝之不武”。
比賽的裁判組合令人矚目,由一位土耳其人、一位泰國人以及本地的閆軍裁判組成。他們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整場比賽的吹罰破碎而缺乏連續性,錯判、漏判頻頻出現,無疑為這場比賽的爭議增添了火藥味。特別是閆軍,作為副裁,他的吹罰次數多于兩位外籍裁判,然而卻帶來了大量的“昏哨”。
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閆軍在比賽中將胡金秋的走步誤判為爭球,這原本是北京隊的球權,卻被他硬是判給了廣廈隊。這一錯判讓廣廈隊得到了一個本不屬于他們的三分球機會。此外,周琦也成為了閆軍錯判的受害者。在第二節臨近結束時,周琦面對吳曉的防守,原地轉身投籃,沒有犯規動作,卻被閆軍誤判為進攻犯規。而在第三節的比賽中,孫銘徽持球進攻時,卡爾頓在掩護中推倒了周琦,這本是明顯的進攻犯規,但閆軍卻沒有吹哨。
全場比賽下來,北京隊共被吹了35次犯規,而廣廈隊僅有24次。每節比賽中,北京隊的犯規次數均高于廣廈隊。尤其是第四節比賽時,當北京隊犯規次數滿額時,廣廈隊卻一次犯規都沒有。整場比賽中,閆軍等裁判的錯判、漏判至少有五次對北京隊不利。
閆軍的“劣跡”早已不是秘密。在常規賽中,他曾將賈明儒的走步誤判為絕殺;在季后賽中,又將胡明軒的勸架行為誤判為技術犯規。這樣的表現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對于這樣的裁判表現,球迷和媒體人們紛紛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和質疑。
綜上所述,這場比賽的裁判表現無疑給比賽帶來了不必要的爭議和質疑。閆軍的多次錯誤判斷不僅影響了比賽的公正性,也損害了球迷們的觀賽體驗。希望未來的比賽中,裁判們能夠更加公正、準確地吹罰比賽,減少爭議和誤判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