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民族崇尚“講求禮讓、以和為貴”的優良傳統,推動黃梅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近日,由安徽廣電傳媒產業集團、安徽電影集團聯合舉辦的黃梅戲電影《六尺巷》觀影活動在安徽合肥星空影院舉辦。《六尺巷》導演潘
安徽廣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玉致辭指出,《六尺巷》以光影藝術再現經典歷史故事,劇情生動感人、唱腔韻味悠長、藝術底蘊深厚,充分展現了黃梅戲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創新性地傳承了中華民族謙遜包容、和諧禮讓的價值觀,與“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相互呼應,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六尺巷》讓黃梅戲的悠揚唱腔傳遍四方,讓六尺巷的和諧精神深入人心,讓安徽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
活動中,主創人員與觀眾分享影片的重要意義。潘明光表示,戲曲電影《六尺巷》豐富了電影市場的多樣性,滿足了觀眾對高品質、有營養文化產品的需求,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注入正能量。韓再芬談道,黃梅戲電影能夠讓更多觀眾了解和熱愛黃梅戲,希望年輕的黃梅戲演員能夠接過接力棒,為黃梅戲的傳承與發展增添光彩。黃新德認為,《六尺巷》所承載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寬容、謙遜與和諧精神,講述了充滿人文關懷的故事,電影讓珍貴的品質在現代社會中重煥光彩。吳美蓮說道,《六尺巷》為青少年提供了生動的道德教材,讓他們能更直觀地感受傳統美德的魅力,有利于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為人處世原則。在劉國平看來,《六尺巷》對于促進社會和諧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其傳達的“讓他三尺又何妨”的理念,能夠引導人們以平和、包容的心態去處理人際關系和社會矛盾。
黃梅戲電影《六尺巷》由安徽電影集團、電影頻道聯合出品,安徽韓再芬黃梅藝術基金會、桐城市人民政府聯合攝制,榮獲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戲曲提名獎。故事講述了桐城籍宰相張英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砌院墻起爭執,張英附詩家書勸家人讓地三尺。張英謙讓之舉感動鄰居,吳家也后撤三尺。兩家院墻間留下六尺寬小巷,遂得名“六尺巷”。(方平 李輝 邱曉琴)
注:此文屬于光明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