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評哈登打法,眼光獨到,持球有缺陷
在NBA季后賽西部首輪的G7較量中,洛杉磯快船隊在客場遭遇了慘痛的失敗,以101-120的分差輸給了掘金隊。這場比賽中,快船隊的當家球星哈登的發(fā)揮不盡如人意,他的打法再次成為眾人批評的焦點。
全場比賽,哈登出手僅有8次,僅命中2球,得到了可憐的7分、5個籃板以及13次助攻,正負值達到了-29。當掘金隊采取瘋狂的包夾戰(zhàn)術,并且隊友集體失準時,哈登的出手次數(shù)甚至不如角色球員祖巴茨。更為扎心的是,在本輪系列賽中,只要哈登的出手次數(shù)少于或等于11次,快船隊就全敗。
賽后,一段昔日科比·布萊恩特對哈登的點評被翻出。科比曾在節(jié)目中直言不諱地表示:“哈登的持球打法難以獲得冠軍。當一名球員總是在弧頂或側翼持球面對防守時,尤其是在季后賽中,這種打法很容易被針對并防守下來。”如今回看這場比賽,科比的預言仿佛精準地描述了哈登在G7比賽中所面臨的困境。
掘金隊針對哈登的持球進行了瘋狂的包夾,甚至放空了快船隊的角色球員。這樣的戰(zhàn)術直接導致了快船隊的三分球命中率慘淡,27次出手僅命中8球,進攻徹底癱瘓。多年前,科比就已經點出了哈登打法的“命門”,但至今哈登仍未做出改變。科比當年的分析可謂“預言家級”。
哈登的打法本質是“面框持球大核”,他常常在弧頂發(fā)牌、通過擋拆喂餅、在三分線外一步進行后撤步投籃。這種模式雖然在常規(guī)賽中能打出漂亮的數(shù)據(jù),但在季后賽中,對手會加強防守強度。G7比賽中,掘金隊采取了“包夾哈登+放空角色球員”的策略,徹底掐死了快船隊的進攻。
在快船隊中,雖然以前在火箭隊的角色球員檔次較高,但現(xiàn)在的射手實力卻顯得半吊子。當哈登在G6比賽中砍下28分時,快船隊能夠贏球;但在G7比賽中,他僅得到7分,球隊便直接崩盤。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只要哈登系列賽的出手次數(shù)少于或等于11次,快船隊就一場未勝。
這究竟說明了什么呢?當哈登承擔起“組織者”的角色、放棄個人進攻時,快船隊在硬仗中很難取勝。科比雖然也有大量的面框進攻,但他總能靈活運用無球技巧來破解防守。而哈登在這一方面顯然是有所欠缺的。
然而,快船隊被淘汰的責任并不僅限于哈登。本賽季快船隊的陣容配置還存在一些差距,首發(fā)與重要角色球員的表現(xiàn)也未能達到預期。G7比賽中,掘金隊直接放空了鄧恩和瓊斯兩人,瘋狂包夾哈登和倫納德。這樣的戰(zhàn)術選擇讓快船隊的三分球命中率慘淡,全場27次三分出手僅命中8球。
盧指導在這場比賽中幾乎被釘上了恥辱柱。用科比的話來說,當所有防守注意力都集中在你身上時,你不能只依賴一種得分方式來懲罰對手。而哈登在G7比賽中,當分差拉開時,他甚至失去了突破造殺傷的勇氣,更多地選擇在外線傳安全球。相比之下,倫納德在被包夾后仍能硬扛著對手命中關鍵球,展現(xiàn)出了巨星的擔當。
哈登在比賽中的“謹慎”在季后賽中被視為“軟弱”,這或許與他的性格有關。除了打法上的問題外,哈登還缺乏那種曼巴精神——永不放棄、不斷拼搏的精神。在G7生死戰(zhàn)中,哈登全場僅獲得2次罰球的機會,甚至不如小瓊斯。一個MVP級別的超巨在季后賽中連“造殺傷”的狠勁都沒有,又何談爭冠呢?
本賽季常規(guī)賽中,哈登出戰(zhàn)了79場比賽;而在季后賽中與掘金鏖戰(zhàn)到G6時已拼盡全力打了47分鐘的他可謂勞模級別。但在G7比賽中他全場僅出手8次甚至不如博格丹這樣的表現(xiàn)讓人不禁思考:科比幾年前的點評如今是否成了哈登職業(yè)生涯的“判詞”?而快船隊的出局則是哈登打法缺陷、性格軟弱以及盧指導調整不及時等多方面因素所導致的。
如今留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