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觀察:遼寧男籃三連冠終結,重建之路在何方?
在北京時間的五月一日,CBA半決賽再度拉開戰幕。遼寧男籃回到了主場,卻再度遭遇了廣廈男籃的強大抵抗,結果以大比分0-3慘遭橫掃,這也標志著新賽季的征程暫時告一段落。這個結束,不僅僅意味著遼寧男籃三連冠王朝的落幕,更給管理層帶來了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韓德君和李曉旭作為球隊的資深球員,都已經邁過了35歲的門檻。他們的合同即將在夏天到期,從半決賽的比賽中可以看出,兩人已不再擁有昔日獨領風騷的能力。特別是韓德君,下一個賽季將突破39歲的大關,已經遠超職業巔峰的年齡段。盡管遼寧的管理層和球迷都深感不舍,但面對現實,或許需要接受韓德君逐漸退居二線,甚至直接退役的抉擇。
趙繼偉和張鎮麟作為球隊的絕對核心,卻因傷病的影響新賽季狀態起伏不定。張鎮麟的出勤率更是創下了新低,而趙繼偉的身體狀態也并不穩定。他們都處于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但休賽期的重點將是好好康復,調整身體狀態。特別是趙繼偉,去年的休賽期因傷病和國家隊的任務而休息時間有限,這次需要他下更大的決心來保持健康。
對于中生代球員如劉雁宇、俞澤辰、張峻豪、李虎翼等人,或者是那些已進入中生代卻機會不多的本土球員,管理層需要進行新一輪的權衡利弊。尤其是劉雁宇和俞澤辰,他們已不能算是年輕球員。而像趙率舟這樣的球員回歸遼寧后一直處于邊緣位置,遼寧在三分球投手方面明顯缺乏穩定的人選。如果遼寧不選擇重用這些球員,他們將面臨合同談判的問題。
如果遼寧決定徹底重建,這一批球員需要在不同位置上頂上來。否則,下個賽季遼寧男籃想要重返季后賽強隊行列的難度將大大增加。付豪作為遼寧的頂薪球員,在硬仗層面的存在感相對較低。他既沒有強大的內線強攻能力,也沒有穩定的外線投射。與廣廈的胡金秋相比,他在場上幾乎被完全壓制。休賽期他是否能在防守端下狠功夫,將決定遼寧4號位的上限。
在外援層面,遼寧也需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弗格目前在外援規則下難以發揮預期的比賽影響力,而威爾斯也不是那種擁有絕對攻堅能力的頂級外援。如果有更合適的人選,這兩名小外援或許需要被換下或者進行進一步的升級。韋伯和奧利弗雖然曾是救火的外援,但以季后賽四強為目標,他們很難達到合格的狀態。遼寧依舊需要一位尺寸合適、能力全面的5號位外援。這一切都需要管理層仔細權衡和調整,為下一賽季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