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淘汰原因揭秘!0-2逆境,CBA曾現驚天逆轉。
在四月下旬的CBA季后賽半決賽中,一場備受矚目的“遼廈大戰”正式打響。衛冕冠軍遼寧男籃面臨巨大的壓力,客場連續兩場失利,總比分以0-2落后于廣廈隊,距離出局只有一步之遙。
首戰G1,遼寧男籃全隊表現糟糕,三分球27次投籃僅有5次命中,罰球雖然22次中有17次成功,但依然無法扭轉局勢。趙繼偉作為球隊核心之一,被廣廈隊嚴密包夾,全場僅得到2分,張鎮麟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10次出手僅命中3球,全隊失誤頻頻,籃板也輸掉了12個。而廣廈外援布朗表現出色,獨得24分,直接擊穿了遼寧的防線。
次戰G2,遼寧隊的形勢更是岌岌可危。他們在第三節單節就輸掉了14分,整個下半場一度落后高達30分。趙繼偉全場比賽低迷,出現6次失誤,而外援弗格和威爾斯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弗格只得到了9分,威爾斯更是只有7分進賬,全隊的三分球命中率更是低至18%,罰球雖然有35次出手但只有20次命中。
這是自2019年遼寧隊以0-2落后于新疆隊后,時隔六年再次陷入如此絕境。本賽季常規賽和季后賽中,遼寧隊與廣廈隊的四次交鋒全部敗北,堪稱“血脈壓制”。在CBA歷史上,只有2019年的深圳隊對陣北京隊時上演過“讓二追三”的奇跡。而如今遼寧隊的陣容老化、外援疲軟、戰術僵化,想要翻盤的概率極低。
那么,遼寧隊為何會陷入如此被動的局面呢?
首先,核心球員的集體失靈是遼寧潰敗的根源。趙繼偉在兩場比賽中合計只得到了10分和7次助攻,但也有8次失誤。他面對廣廈隊的包夾大延誤時,既無法突破分球,也不敢強投三分,徹底淪為“球場隱形人”。張鎮麟在G2比賽中僅得到3分,昔日飛天暴扣如今變成了“躲對抗上籃”,防守端也被對手輕松過掉。韓德君和李曉旭兩位老將的慢節奏防守無法與年輕力壯的對手抗衡,內線頻頻失守。
外援的表現更是災難級。弗格兩場比賽總共得到29分,命中率不高,突破時經常頂不動對手;威爾斯場均只有11.5分進賬,連三分球都不敢投了;雖然奧利弗能搶下一些籃板球但進攻手段單一且經常被對手面對面搶斷。反觀廣廈隊的外援布朗則表現出色兩場比賽共得到54分內外開花統治比賽。
教練楊鳴的用人策略也備受質疑。G1比賽中他迷信三后衛陣容導致鄢手騏對位納納利時被打成篩子;G2比賽中又過于依賴老將導致韓德君差點受傷讓遼寧失去了變招的機會。此外裁判爭議也是影響比賽走勢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關鍵的判罰引發了球員和教練的不滿和抗議使得比賽變得更加緊張激烈。
廣廈教練王博則通過精準的戰術安排成功限制了遼寧隊的發揮包夾趙繼偉鎖死三分并針對韓德君退防慢的弱點進行反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而反觀楊鳴兩場比賽都沒有找到有效的破解方法暫停時也只是簡單的要求球員“硬一點”缺乏具體的戰術指導。
遼寧隊的慘敗也暴露了CBA青訓體系的矛盾過去三年為了保住冠軍拒絕輪換新人導致現在陣容青黃不接。在場上我們只看到了俞澤辰一名00后球員進入輪換而廣廈隊則有多名年輕球員如朱俊龍、王欣瑞等得到機會。當張鎮麟和趙繼偉被對手重點研究后遼寧隊再無其他穩定的得分點付豪的發揮也不夠穩定這使得球隊陷入了困境。
此外本賽季CBA聯盟為了提升觀賞性放開了外援政策讓更多外援得以加盟然而這并沒有給遼寧隊帶來優勢反而讓他們的陣容深度受到了考驗。廣廈隊擁有多名外援和年輕得力球員的豪華配置而遼寧隊則面臨著外援年齡偏大、戰術僵化的問題這使得他們的四連冠偉業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