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籃敗因揭秘,25分鐘輸22分,核心球員表現不佳。
CBA季后賽半決賽在遼籃與廣廈的激烈對決中展開,遼籃作為客隊,在攻防兩端的表現可謂集體迷失,最終以90:109的分數慘敗。這場比賽的失利,不僅暴露了球隊的三個問題,也凸顯了部分球員的發揮不盡如人意。
首先,遼籃與廣廈的G1對決結果令人大跌眼鏡。原本以為廣廈經過五場苦戰后會顯得疲憊不堪,然而他們全隊上下卻打得異常積極,特別是在防守端,利用高度和機動性不斷干擾遼籃的傳導球。這使得遼籃全隊在整場比賽中僅完成了19次助攻,其中首發球員的助攻次數更是可憐至只有6次。
第一個問題在于內線的高度和護框能力。由于韓德君的傷病影響,本場比賽由付豪和奧利弗搭檔內線。付豪身高208cm,但臂展較短,機動性差;而奧利弗的身高更是僅有203cm。兩人的組合幾乎無法有效地護住內線,這導致胡金秋在內線如魚得水,甚至孫銘徽都能利用腳步在內線單打。整場比賽下來,遼籃僅搶到32個籃板球,比廣廈少了整整12個。
第二個問題在于破解廣廈的強延誤和包夾后衛出球的戰術。廣廈面對遼籃的一五擋拆,簡單的包夾持球人,迫使其出球,同時利用鋒線的機動性做好協防退防和補防。然而,楊鳴指導在這場比賽中始終未能找到有效的破解方法。
特別是對于趙繼偉來說,這場比賽他的表現堪稱災難。他在場上的25分鐘里,投籃4次僅命中1次,僅得到2分、2籃板和5助攻的數據,正負值達到全場最低的-22。這說明當他在場上時,球隊輸掉的分數達到了22分。這主要是因為趙繼偉的個子較矮,面對高大的防守人時,在沒有有效擋拆空間的情況下很難獲得好的出手機會。
最后一點則與裁判有關。面對國際級裁判,遼籃球員應注意自身的動作,尤其是手部動作。本場比賽的裁判吹罰被球迷評價為非常公正,沒有太多爭議。在這樣的吹罰尺度下,遼籃球員應該更加注重如何進行有效防守,而不是因為習慣性動作而頻繁犯規。趙繼偉本場身背5次犯規,其中一些防守動作確實值得反思。例如在一次防守納納利的底角投籃時,為何還要用胸部給對手一個對抗呢?
綜上所述,遼籃在這場比賽中暴露出的三個問題若不及時解決,將可能對球隊未來的比賽造成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