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敗日本,宮魯鳴遭嘲,技術落后引批評
前言
隨著亞洲杯的落幕,中國女籃主教練宮魯鳴的名字再次被推向了風口浪尖。這場賽事后,宮魯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外界的批評聲音直指他在比賽中的決策。盡管這些質疑并非完全針對他的執教能力,但他在賽前對日本女籃發表的激烈言論最終成為了輿論攻擊他的有力武器。
比賽回顧
2025年7月19日,深圳體育館座無虛席,中國女籃與日本隊的亞洲杯半決賽激戰正酣。這場比賽的轉折點出現在第一節比賽的前九分鐘。日本隊年僅19歲的后衛田中心表現出色,她在三分線外五次出手全部命中,單節狂砍21分,徹底打亂了中國隊的防守部署。
整場比賽中,日本隊的三分球出手次數和命中率都遠超中國隊。而中國隊在高大的內線球員張子宇和韓旭的幫助下,本應具有明顯優勢,然而由于移動速度的劣勢和戰術安排的失當,他們在場上的作用并未完全發揮出來。
在賽場上,日本隊通過精準的擋拆戰術,不斷將韓旭調離禁區,制造出內線空檔。當韓旭被迫拉到外線進行防守時,日本隊迅速通過傳球找到空位球員,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這種“風箏式”打法讓中國隊的兩位高塔疲于奔命,防守體系徹底崩潰。
宮魯鳴的爭議性決策
賽前新聞發布會上,宮魯鳴針對日本隊主帥蓋恩斯的言論強勢回應,建議日本隊拿出對陣澳大利亞上半場的表現,不要像下半場那樣“無能”。這番充滿挑釁意味的言論在日本隊獲勝后迅速發酵,成為網友調侃的素材。宮魯鳴的爭議性決策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棄用核心球員李夢。李夢曾在上屆亞洲杯立下汗馬功勞,卻因“個人原因脫訓”被排除在大名單之外。盡管李夢本人表示愿意為國家隊效力,卻始終未能獲得征召。
其次是重用狀態低迷的李緣。這位后衛在巴黎奧運會場均僅得1分,本屆亞洲杯的表現也并不理想,卻依舊被宮魯鳴視為未來國家隊的中堅力量。
更令人費解的是,宮魯鳴堅持使用明顯落后于時代的雙塔戰術。在世界籃球早已進入空間化時代的大背景下,中國女籃卻仍然固守著“高度至上”的傳統理念。
楊毅的辯護與籃球文化論戰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籃球評論員楊毅在個人節目中為宮魯鳴發聲。他列舉了宮魯鳴執教生涯中的輝煌戰績,試圖喚起公眾對老將執教能力的認可。楊毅將矛頭指向體育圈日益嚴重的飯圈文化,指出很多人只關注熱搜上的明星球員,卻忽視了真正為中國籃球奮斗數十年的幕后人物。
楊毅進一步分析指出,中國籃球選材理念的頑疾在于過于依賴內線高度。從體校到職業隊,只要有人高,就一定要圍繞高個子打戰術。這種選材觀念直接導致技術型小個子球員在基層就被淘汰。他認為中國女籃的失利并非偶然,而是戰術理念“嚴重滯后”的必然結果。雙塔戰術在現代籃球的空間戰中已經徹底失效。
結語
這次事件暴露出中國籃球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轉型期。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但固步自封注定會被時代淘汰。從青訓理念到聯賽體系、從選材標準到戰術思維都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革新。希望我們能對運動員和教練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他們的努力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期待中國籃球能夠在未來的賽場上重振旗鼓走出自己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