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才年輕有為,未獲報價。強隊無需,弱隊不養。
隨著8月的來臨,NBA自由市場的優質資源愈發稀少。以克里斯·保羅等一眾經驗豐富的老將均已覓得新東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仍有一些具備不俗實力且年齡并不大的年輕球員,至今尚未收到合同報價。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球隊并不需要他們的服務,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他們所在的弱隊不愿投入資源培養新人,加之這些球員對合同薪資的期望偏高,導致他們目前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接下來,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幾位球員。
首先是約什·吉迪,上賽季在公牛隊的表現可圈可點,場均貢獻14.6分、8.1個籃板、7.2次助攻和1.2次搶斷。他的投籃和三分命中率分別達到了46.5%和37.8%,展現出了全面的能力。身高2.03米的吉迪在當今的小球時代尤為搶眼。然而,盡管能力全面,吉迪在運動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特別是在面對高強度防守時,他的進攻表現往往不盡如人意。此外,他在防守端的橫移速度較慢,這也成為了他的一大漏洞。盡管本賽季的三分命中率有所提升,但考慮到他生涯平均水平略低,未來表現仍需觀察。公牛隊在考慮其長時間控球的需求及得分轉化率后,目前仍未給出高報價。
再來看卡梅倫·托馬斯,他在籃網隊展現出了出色的得分能力,上賽季場均貢獻24分、3.3個籃板和3.8次助攻。然而,除了得分之外,托馬斯的技能樹顯得相對單薄。他的回合持有率高居聯盟第六位,但助攻失誤比并不理想,說明他并不擅長組織。此外,他在防守端同樣存在大漏洞,主要依靠單打得分。因此,盡管他的表現已經接近全明星門檻,但他的要價高達3000萬美元的均薪且必須是長期合同,讓籃網隊望而卻步,導致他的續約問題陷入停滯。
第三位是勇士隊的喬納森·庫明加。作為NBA歷史最年輕的總冠軍之一,庫明加在勇士隊中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定位。盡管他的天賦驚人,但球商與身體素質并不匹配,難以融入球隊復雜的戰術體系。上賽季雖然貢獻了一定的數據,但低位單打和三分投射仍需改進。他與球隊之間的矛盾不斷,季后賽中甚至被DNP(未上場比賽)。盡管他是一個有潛力的球員,但由于球商偏低和技術打磨不足,他目前的處境十分艱難。
最后是昆廷·格蘭姆斯。他在76人隊的表現曾引起關注,場均數據亮眼。然而,這并不能代表他的常規水平。格蘭姆斯是一個好球員,具備成為頂尖3D球員的潛質。但若僅以上個賽季的表現來要求長期合同和不低于2500萬美元的薪水,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他已經25歲,技術定型的情況下,或許接受角色的轉變會是更好的選擇。
這四位球員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困境和挑戰。他們或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和期望,以便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尋找更好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下一篇:楊瀚森早有備,開拓者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