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瀚森退賽,主帥甩鍋?亞洲杯引熱議
近年來,中國籃球確實在穩步前進,相比二十年前的籃球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楊瀚森為了在NBA站穩腳跟而申請退出亞洲杯的消息,得到了中國籃協的公開認可,這無疑比當年的王治郅和姚明更為幸福。
然而,中國籃球界總是有其獨特的一面。就在人們為這一進步和機遇叫好的時候,一盆冷水卻從意想不到的地方潑來。在熱身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男籃主教練郭士強透露,他竟是從新聞上得知了楊瀚森的退出決定。這種態度,不禁讓人感到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
作為國家隊的主教練,竟然從新聞中得知自己隊員的退出決定,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這背后是否暗示著中國籃協的決策過程有越俎代庖之嫌?盡管在籃球界中,各級國字號主教練的選人用人并不完全由他們決定,但如此直接地在大庭廣眾之下公布這一決定,也讓人覺得有些過于張揚。
而如果從另一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這其中也許蘊藏了更多的秘密。郭導的態度是否表達了對這一決定的某種不滿?或者是借機轉移責任?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在第二個態度上,盡管郭士強表示全力支持中國籃協的決定,但他仍然提到了所謂的“損失”。這里是不是暗示著某種甩鍋的行為?作為國家隊主教練,他或許應該明白“責任”二字的分量。但當他選擇“服從決定”的同時,又似乎在暗示陣容受影響、其他人需要多分擔一些責任。
這樣的態度和言辭,似乎在傳遞一個信息:我支持籃協的決定,但并不代表我完全同意這一決定。如果因此輸掉了比賽,別怪我不盡力。這一切圍繞著楊瀚森是否參加亞洲杯的謎團,似乎都隨著這些言論而逐漸揭開了面紗。
楊瀚森選秀成功后,他的地位在中國男籃國家隊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從一個在輪換陣容中經常被忽略的球員,突然間成為了國家隊的“香餑餑”。特別是在中國女籃丟掉亞洲杯之后,中國男籃的壓力倍增。這次的亞洲杯比賽對他們來說幾乎已經退無可退。
然而,深究其里,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事實:對于中國籃球來說,楊瀚森來不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一個合理的甩鍋理由。如果楊瀚森不來,那么就是他沒有全力以赴;如果楊瀚森來了,那他就是連NBA都放棄了的人,你還敢說他沒有盡力嗎?
因此,當楊瀚森退出的消息一出,主教練便上演了這樣一出大戲。他首先表明政治立場,堅決支持領導的決策;然后抱怨一下難處,試圖轉移一些責任;最后的結論也就水到渠成:我是個被推到這個位置上的人,輸了比賽不怪我,要怪就怪那些不打亞洲杯的球員和同意他們不打的籃協吧。
至于楊瀚森最終是否能在NBA站穩腳跟、是否能為中國籃球帶來幫助,似乎已經沒有多少人真正關心了。畢竟在這場關于榮譽與責任的角力中,人們已經看到了太多讓人難以置信的劇情和反轉。
(文/湖北日報記者 郭曉明 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