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瀚森:中美籃球差異在速度與強度,國內重陣地戰術、跑位精細。
7月25日,中國籃球界傳來喜訊,楊瀚森已回到青島,并接受了《青島日報》的專訪。對于中美籃球之間的核心差異,這位中國球員有著獨到的見解。
他指出,最顯著的區別在于速度和對抗強度。在訓練方面,美國籃球的訓練時間可能相對較短,但訓練的強度卻極高,每個球員都積極主動地參與身體對抗。這種訓練方式使得美國球員在比賽中展現出更快的反應速度和更自信的出手。相較之下,國內籃球更注重陣地戰,戰術的運用更為細致。
進入NBA后,楊瀚森發現這里的對抗強度遠超他的預期。NBA球員的身體天賦、對抗能力和個人能力的展現都讓他深感敬佩。他之前在CBA時曾將自己定義為傳統中鋒,但來到NBA后,他意識到籃球的多樣性和自身仍需提升的方面。
對于自身存在的不足,楊瀚森和他的訓練團隊已經有了明確的提升計劃。夏季聯賽中暴露出的問題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體能儲備需要加強,力量和體重也需要增加以適應更高強度的對抗。此外,他還需提升低位腳步和終結的穩定性,擴展自己的投射范圍以適應現代籃球的快節奏和空間要求。
CBA的經歷對楊瀚森的NBA之旅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在國內聯賽中,他經歷了被對手細致的研究和不斷的挑戰,這促使他不斷突破自我、不斷進步。這種經歷不僅提高了他在技戰術方面的執行力,還鍛煉了他的技戰術敏感性。同時,CBA也讓他積累了豐富的比賽經驗。
如今在NBA,楊瀚森深知調整心態的重要性。他表示會一直專注于比賽,盡自己最大努力為球隊做出貢獻。他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會放平心態、相信自己,并努力展現自己的長處。對于未來,他充滿期待,相信明天永遠是嶄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