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男籃0比3失利,杜鋒辭職,真正該下課的是誰?
廣東男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0比3被山西隊橫掃后,杜鋒主動請辭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在深入分析廣東男籃的失敗原因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最該承擔責任的是整個球隊的決策層。
從本土球員的角度來看,自易建聯(lián)退役后,廣東隊雖然仍有徐杰和胡明軒等優(yōu)秀球員,但整體實力已經(jīng)不在國內(nèi)第一梯隊。特別是外援政策調(diào)整后,季后賽階段外援的實力成為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這個賽季,廣東男籃在外援選擇上顯然是失敗的。除了吉倫沃特尚能發(fā)揮正常水平外,其他外援要么攻強守弱,要么根本無法勝任季后賽主力的水平。
然而,我們不能只看到主教練杜鋒的失誤。從球隊的陣容配置來看,打進八強至少算是一個合格的成績。而這個成績背后,是整個球隊決策層的布局和選擇。作為球隊總經(jīng)理的朱芳雨在找外來助力的過程中頻頻失誤。他引進了巴頓、阿姆斯、萊斯等多名小外援,但無一能夠擔當大任。即使是在季后賽開始前留下的前NBA樂透秀伯克,也未能發(fā)揮出預期的效果。甚至在去年休賽期留下的沃特斯和老邁的威姆斯,也無法抵擋山西隊的猛烈攻擊。
因此,廣東男籃的失敗,不僅僅是主教練杜鋒的責任,更是整個球隊決策層的失策。在引援、培養(yǎng)球員以及戰(zhàn)術布置等方面,他們都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檢討。到底是因為資金問題無法選擇好的外援,還是因為眼光問題選錯了人,這都需要給球迷一個清晰明確的交代。只有這樣,廣東男籃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重新站起來,迎接新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