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女籃敗日本,球迷狂刷官媒,宮魯鳴應負責。
北京時間7月19日,女籃亞洲杯半決賽的賽場上,中國女籃在激烈的角逐中以81-90不敵日本女籃,遺憾未能晉級決賽。這一結果立刻引發了外界的廣泛熱議。
尤其是在第三節比賽中,日本女籃發動了一波17-3的攻勢,中國女籃陷入了無人能解決問題的尷尬境地。雙塔戰術在此次比賽中并未產生顯著效果,而外線投籃的持續低迷更是雪上加霜,導致中國女籃爆冷輸給了日本隊,這也成為了本次女籃亞洲杯最大的冷門。
賽后,中國籃協在官方社交媒體上確認了這一結果,并表示在剛剛結束的2023FIBA女籃亞洲杯半決賽中,中國女籃付出了努力但仍以81-90負于實力強勁的日本女籃,未能晉級本屆賽事的決賽。
大量的球迷對于中國女籃的表現感到不滿,尤其是在主場失利給日本女籃的情況下。對于教練宮魯鳴的戰術布置和人員選擇,球迷們也提出了質疑。他們詢問宮魯鳴,中場時布置了什么樣的戰術?為何在張子宇還未接受足夠的卡位訓練時就讓她上場比賽?宮魯鳴是否有一個明確的戰術計劃?他是否應該為這場失利負全責?
作為一位資深教練員,宮魯鳴一直被視為神級教練,但這次他的指揮似乎受到了質疑。許多球迷和觀察家認為,不能僅僅依賴運動員的身體條件,基本功和戰術配合才是取勝的關鍵。他們建議尋找有經驗的外教來執教青訓,以提升整體實力。
回顧比賽,可以發現對手在三分球上的優勢明顯,而中國女籃在這方面的對策并不多。教練組在這一點上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對于宮指導來說,虛心學習,合理運用資源和人才是關鍵。單純依賴某一位球員是無法讓球隊達到世界頂級的。
未來,李月汝和韓旭的雙塔組合被看好,小寶的缺席雖然有些遺憾,但棄用李夢的決定以及尋找萬次投籃借口的做法被認為過于自大。此外,今天的比賽也暴露出外線打不開以及內線防守速度慢的問題。即便張子宇有成為鄭海霞第二的潛力,但球隊仍需要移動能力強、外線能投射的內線球員。
從球迷的評論中可以看出,大多數人難以接受主場失利給日本的事實,對宮魯鳴的用人和戰術體系也存在較大爭議。雖然這支中國女籃建隊僅3個月,形成強大戰力需要時間,但是否應該由某人負全責則見仁見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女籃亞洲杯的比賽結果并不會影響奧運會的名額爭奪,李月汝仍在WNBA打球,張子宇年僅18歲,整體核心框架依然清晰。然而,后衛線的處理球和投籃的穩定性仍需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