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名帥子合同終,場均2.9分,獨立不靠父,超越春江父子。
在炎熱的夏季,中國籃球界有一件頻繁被討論的事情——CBA球員的合同問題。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少CBA球員的合同都將到期,由于聯賽的流動性并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大多數球員還是能夠順利續約的,尤其是那些實力出眾的球員。然而,對于實力稍顯不足的球員來說,如果無法在原球隊獲得足夠的出場機會,往往會被放棄。
吉林男籃今年夏天面臨著眾多球員合同到期的問題,其中共有11名球員的合同即將到期。這其中,有5名球員擁有俱樂部的續約選項。這表示只要俱樂部同意,這些球員的合同就能延續下去。而對于其他的球員來說,如若想續約則需要重新與俱樂部進行簽約商談。其中就包括球員丁浩然,他曾持有的C類合同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吉林男籃的家底并不厚實,他們的核心陣容相當固定,比如姜宇星、姜偉澤和崔晉銘等人。吳昌澤雖然以租借的方式加盟,但他已在吉林隊中占據一席之地。而丁浩然雖然是位在球迷中并未聲名顯赫的球員,但他在吉林隊的輪換陣容中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能夠在CBA聯賽中獲得出場機會的球員已經算是幸運的,但也有不少曾經人氣高漲的球員因種種原因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丁浩然現年28歲,身高2米06的他司職大前鋒。自2016年進入CBA后,他曾在青島隊效力四年但并未獲得太多機會。直到2020年轉會到吉林隊后,他的出場時間逐漸增加至場均20分鐘左右,但表現仍然顯得中規中矩。不過上賽季受制于傷病和外援壓力等多重因素影響,丁浩然的出場時間減少到了場均僅8.8分鐘。
盡管丁浩然的背景略顯特殊——他是CBA知名教練丁偉的兒子——但他從未利用這層關系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謀求太多便利。父子在同支球隊的合作并不多見,他顯得與父親相距甚遠,選擇自己的路來奮斗,卻未曾形成那種被普遍期待的父子聯動現象。
回看CBA中不少父子的搭檔如李春江和李京龍曾在廣廈隊留下一段不解之緣;阿的江和阿爾斯蘭則是在八一男籃、新疆隊以及后來的寧波隊中共同奮斗。然而這些合作并非都得到了球迷的認可和好評。比如李春江與李京龍的關系曾被質疑是否影響了其他年輕球員的發展空間。而阿的江后來離開教練崗位、阿爾斯蘭一度無法獲得上場機會等例子都反映了這樣的事實:過于緊密的父子關系在職業賽場上有時并不是件好事。
而相較于其他父子檔組合過于緊密的合作方式,丁偉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從未與兒子在同一支球隊效力或許正是為了避嫌和避免不必要的爭議。作為一名經常更換隊伍的教練,他執教過多支球隊也了解職場規則。即便他有條件將兒子招至麾下但為了彼此的發展也大多會選擇不這么做。
盡管丁偉的執教成績時有起伏但他始終不乏下家選擇的機會。如今在浙江隊他將再次主持重建工作有著相當大的調整空間和權限但即使這樣他仍然可能不會輕易將兒子招募進隊而是讓兩人各自發展各自的道路成為最好的選擇對于丁浩然來說與吉林隊的續約之路也顯得并不困難兩人各自安好便是最好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