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AA得分王至NBA淘汰,13號秀消失,僅六年!
如果你在選秀時手握13號簽,面對眾多優秀球員卻不知該選誰,那么或許你可以考慮選擇得分后衛。盡管這似乎只是一個在坊間流傳的“段子”,用以贊美某位球員的卓越成就,但在近年來的NBA選秀中,許多球隊都傾向于選擇得分后衛。特別是在2014年至2019年間,除了國王隊在2018年選擇了希臘中鋒帕帕揚尼斯外,其他球隊都選擇了得分后衛,并且他們的成材率驚人。
以拉文、布克、米切爾和希羅等人為例,他們都是通過這樣的選秀方式進入NBA,并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如今的一線球星。然而,有一個例外就是杰羅姆-羅賓遜。他在NBA的道路上并未如預期般順利,他的故事引人深思。
杰羅姆-羅賓遜的籃球之路起源于弗吉尼亞州的羅阿諾克市。高三之前,他還只是場均9.7分的無名小卒。但他深知,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表現,連進入NCAA一級聯盟都可能成問題。于是,他開始獨自訓練,每天都在布倫特伍德社區中心的露天球場揮汗如雨。
高中最后一年,羅賓遜徹底爆發,打出了統治級別的表現。他不僅在賽場上屢次斬獲高分,更是在一場與名校橡樹山高中的對決中獨得47分,最后3分鐘內獨得12分,幫助球隊絕殺對手。他的表現贏得了現場媒體和球探的矚目。
然而,盡管他的高中生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當他進入波士頓學院時卻遭遇了困境。由于他的學業成績不達標,他只收到了波士頓學院的獎學金。盡管如此,他依然選擇留在這所學校并努力成長為球隊的頭號得分手。
在大學期間,羅賓遜的得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他不僅在球隊中表現出色,還多次得到其他名校的轉學邀請。然而,他選擇堅守波士頓學院,因為他深知這所學校對他的支持。
然而,當羅賓遜進入NBA后,他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快船隊時,由于后場過于擁擠以及同屆其他優秀球員的競爭,他幾乎沒有得到什么表現機會。之后在奇才隊雖然得到了更多的出場時間,但他的表現并未達到球隊的期望。最終,他在NBA的道路上逐漸迷失方向。
離開NBA后,羅賓遜并未放棄籃球夢想。他選擇前往希臘聯賽繼續自己的籃球生涯。盡管身處異國他鄉,但他依然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和積極的態度。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總是能在空曠的球館里找到他忙碌的身影和不斷撞擊地板的籃球聲。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盡管NBA的大門已經關上,但他仍然以飛翔的姿態證明了夢想的價值。
雖然杰羅姆-羅賓遜的故事并不完美甚至有些遺憾但我們應該明白的是無論身處何地無論面對何種困境只要我們保持熱愛和努力總有一天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并綻放光芒。這就是夢想的力量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