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基奇難帶,威少生涯或終。
在2025年的4月,NBA常規賽的戰火終于落下了帷幕。掘金隊以西部第四的身份,順利晉級季后賽,并在首輪迎戰強大的快船隊。盡管球隊整體士氣高漲,丹佛的球迷們的內心卻混雜著些許不安與擔憂。
被譽為“萬能膠”的約基奇,本賽季場均三雙,其歷史級別的數據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這位核心球員的出色表現似乎即將被威少這塊“補丁”所拖累。回顧掘金隊輸給森林狼的那場比賽,這種擔憂便不言而喻。
本賽季的威少,大部分時間里展現出了高效的得分能力和勤懇的傳球視野,在底薪合同下堪稱“性價比之王”。然而,剩余的小部分時間,他卻仿佛變成了一臺“失誤制造機”。空籃脫手、傳球變成“炮彈”、關鍵時刻的無腦犯規,都讓球迷們為他捏了一把冷汗。特別是在與森林狼的比賽中,威少一個本該決定勝負的空籃未進,結果讓對手通過三分犯規罰籃完成了絕殺。
盡管如此,掘金隊卻離不開威少。由于穆雷頻繁受傷,狀態也不穩定,而替補席上的布勞恩和沃特森連運球過半場都顯得哆嗦。因此,威少成為了約基奇唯一的“副駕駛”。然而,這位副駕的油門和剎車卻裝在了同一塊踏板上,讓人無法預測他下一腳會踩出什么結果。
在這個強調空間和效率的小球時代,威少依然堅持持球突破、硬懟籃下、僵尸跳投的打法。雖然這在2017年幫助他贏得了MVP,但如今對手只需縮在禁區,便可以輕易地放任他三米遠的空間。約基奇的高位策應本可化解這種空間危機,但有時威少無球時的消極跑動,卻讓掘金的進攻變成了“4打5”的局面。
更致命的是兩人之間的節奏沖突。約基奇的比賽風格是“以慢制快”,擅長用一記跨越半場的擊地傳球破解包夾;而威少則是“以快制快”,持球推反擊時眼里只有籃筐。當兩人同時在場時,雖然掘金的進攻激情四射,但往往也伴隨著雜亂無章的噪音。
威少的防守曾是他的賣點之一,但在36歲的年紀,他大多只剩下了“賭博式搶斷”這一招。在失去波普、布朗等關鍵球員后,威少的漏勺屬性更是讓掘金的外線防守顯得捉襟見肘。
從湖人到掘金,威少始終處在輿論的漩渦中。有人贊揚他在底薪合同下的超值表現,也有人將輸球的鍋歸咎于他的失誤。在更衣室里,約基奇的沉默與穆雷的不活躍或許讓威少感到如坐針氈。這種隊伍中的撕裂感可能也加劇了他的焦慮——越是拼命證明自己,越是用力過猛。
杜蘭特憑借無解的中投穩坐頂薪,哈登用組織能力帶領球隊沖擊總冠軍,而威少現在只剩下“競爭心態”這塊遮羞布。對于其他球隊來說,他要么占球權無法融入重建球隊的體系,要么拖空間影響爭冠隊伍的戰術布置。而掘金隊使用他則是“死馬當活馬醫”。如果今年季后賽再次表現不佳,連約基奇都帶不動他,那么他的未來可能連底薪合同都難以獲得。
然而,我們也不希望這位昔日的MVP這么快就淡出NBA舞臺。那么威少應該如何改變呢?他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帶領替補隊員避開與約基奇同場的節奏沖突,盡量避免陷入陣地戰;在進攻端只負責空切吃餅和快攻奔襲,減少那些持球強投,關鍵時刻把球交給約基奇去處理。
其實我們都清楚,威少在掘金隊的角色定位就是擔任替補席上的火力輸出點,讓替補陣容的進攻火力更加兇猛,從而保持首發陣容建立的優勢不被蠶食殆盡。因此,威少需要明白自己的任務是帶領隊友們守住領先優勢、減少不必要的失誤和強攻、幫助約基奇分擔壓力。
當約基奇打出精彩的比賽時我們也要明白他已經不再是那個獨當一面的主角而是一個輔助者的角色讓球隊的當家球星更加耀眼才是最重要的目標。我們不希望再看到打森林狼那場比賽的一些令人痛心的畫面在之后的比賽中再次出現只有這樣威少的職業生涯才有可能繼續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