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廣廈晉級無主力,亞冠受輕視?
博主近期發表觀點,建議CBA冠軍隊未來應考慮退出亞冠賽事。他們認為,代表CBA出戰的隊伍在亞冠中屢屢失利,實則有損CBA的聲譽。
盡管廣廈男籃在小組賽中憑借凈勝分的優勢艱難出線,但外界的嘲諷之聲依然存在。這一方面是因為球隊在賽事中確實遭遇了困難,另一方面也與球隊的陣容配置有關。為了參加全運會預賽,廣廈隊的CBA冠軍主力幾乎全部代表四川參賽,僅有的例外是朱俊龍代表浙江隊。胡金秋、孫銘徽、趙巖昊等核心球員均出現在全運會的賽場上。此外,還有傳言稱四川隊以600萬的代價簽下周琦,加強了廣廈的實力陣容,明顯是為了全運會冠軍而努力。
然而,在亞冠賽事中,廣廈隊依然派遣了布朗和納納利等球員,再加上許鐘豪帶領的一批潛力新人。從態度上看,他們已經盡力,但確實無法派出最強陣容。這也讓許多球迷和CBA愛好者感到惋惜。有球迷甚至拿出廣東和遼寧隊參加亞冠的歷史來對比,當時他們也是以年輕球員和外援為主,結果同樣遭遇大比分失利。
雖然亞冠是亞洲最高水平的俱樂部賽事,但有聲音指出,其設置的獎金較低,很難吸引CBA高薪球員的興趣。不過,亞冠的榮譽對于CBA來說依然重要。這里需要給CBA官方一個提醒:如果想讓冠軍隊伍在亞冠上有所作為,必須提前規劃好賽程。無論是哪個陣容出戰,至少應該給隊伍充足的備戰時間。否則,一切的努力都將是徒勞。
總體而言,CBA與亞冠的關系復雜而微妙。雖然有聲音主張退出,但亞冠的榮譽和挑戰依然吸引著各隊。如何平衡賽事安排、陣容配置和備戰時間,將是CBA未來面臨的重要課題。希望各方能夠認真思考,為CBA和亞冠的未來找到一個更好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