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國手廖三寧,兩戰失準引爭議,三分線成軟肋。
在6月7日的全運會男籃成年組比賽中,北京男籃與山東男籃的交鋒格外引人注目。經過一番激烈對決,北京隊最終以71-88不敵山東隊,小組賽戰績定格在1勝1負。
在這場比賽中,北京隊的廖三寧表現尤為引人關注。他出戰了28分05秒,盡管16次出手有6次命中,貢獻了13分和8個籃板,但他的在場效率為全隊最低的-18。尤其是在第四節,他多次試圖通過個人能力沖擊籃下,但終結效率偏低,未能幫助北京隊實現逆轉。
許利民教練給予了廖三寧充分的處理球和發揮空間,甚至可以說達到了CBA聯賽小外援級別的待遇。然而,廖三寧的技術短板也在這場比賽中暴露無遺——那就是在三分線外沒有威脅力。過去的兩場比賽中,廖三寧不僅未能投中三分球,而且在大量的沖擊籃下過程中,面對對手的嚴密防守和協防,他的表現并不理想。在體能充沛的時間段里,他能夠通過造殺傷的方式獲得球權或者罰球機會。但一旦進入比賽的后半段,尤其是面對對手的5號位協防時,廖三寧在場上的價值就會顯著降低。
面對山東隊的比賽,廖三寧的表現與上一場面對河南時的表現相類似,均未能扛起球隊進攻的大旗。與此同時,其他隊友如范子銘、俞長棟等人面對陶漢林的對位并未能創造出絕對優勢。王嵐嵚和陳培東在投籃方面的表現相對穩定,但這并未能幫助北京隊縮小與對手的分差,反而一度落后近20分,比賽幾乎變成了練兵時間。
縱觀過去的兩場比賽,廖三寧的投籃手感并不理想,32次出手僅有12次命中,而外線的三分球更是5次出手無一命中。雖然他在個人得分方面仍有保障,但許利民教練將他放到絕對核心后衛的位置上也是一種考驗。與首個比賽日的趙繼偉和第二個比賽日的王嵐嵚相比,廖三寧的競技狀態顯然未能達到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廖三寧在CBA聯賽中并非以投籃為主的后衛。他更多地通過節奏變化或突分的方式為隊友創造機會。但對于男籃國字號后衛來說,如果一個沒有投籃能力的后衛被對手針對,那么僅靠突破來解決問題將變得非常困難。在更高級別的舞臺上,郭士強是否會冒險讓沒有穩定投籃能力的廖三寧上場?與其他同批次的年輕后衛相比,廖三寧的身體條件和打球方式確實具有特點。但若沒有穩定的投籃能力,這將會限制他在更高級別的比賽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