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籃股質押,付豪張鎮麟或需洗牌,重建新季。
在過去的三個賽季中,遼寧男籃憑借著卓越的實力與團隊精神,成功地將CBA總冠軍收入囊中。然而,本賽季的征程卻顯得異常艱難,他們在沖擊四連冠的道路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常規賽中頻繁更換外援的決策,雖然威爾斯的臨時救火幫助球隊勉強維持了常規賽的名次,但稍有不慎便有掉出前四的風險。
在8進4的系列賽中,遼寧隊雖然以3-0的戰績輕松橫掃了新疆隊,但當他們遇到實力強大的廣廈隊時,卻遭遇了對手的橫掃,四連冠的夢想也隨之破滅。這一打擊對于球隊來說無疑是沉重的。
最近,一則消息更是讓球隊的處境雪上加霜。據媒體人付政浩報道,遼寧男籃被丹東銀行質押了900萬股,而球隊的注冊總資本6000萬股已經全部被質押給銀行。這無疑暴露了球隊當前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
然而,面對這樣的困境,遼寧男籃或許可以換一個角度思考。既然連冠的壓力已經消解,那么此時正是進行重建的大好時機。培養新人,注入新鮮血液,或許是球隊走出困境的最佳途徑。競技體育本就充滿變數,過于拘泥于人文情懷或許并不是最佳選擇。回顧2016年的總決賽,雖然遼籃球迷對四川隊的地域歧視讓人不解,但職業聯賽更應看重的是球員的實力而非地域背景。
遼寧隊其實擁有像張峻豪、李虎翼、張陳治鋒等一批具備潛力的年輕球員。但由于球隊一直將總冠軍作為唯一目標,導致這些年輕球員無法得到充分的成長機會。如今,如果遼籃愿意放手一搏,效仿廣州隊“賣”球員的策略,或許能給這些年輕球員提供更多的成長空間。
無論是從地域還是財力上考慮,遼寧隊確實無法與北控、北京、上海等國企球隊相提并論。在面臨連生存都成問題的現實面前,“長痛不如短痛”,遼籃或許應該考慮放下包袱,重新開始。今夏,包括趙繼偉、韓德君、李曉旭等核心球員的合同都將到期,如果球隊決心重建,那么這些老將以及付豪、張鎮麟等優秀球員都可以成為重建的重要籌碼。然而,這樣的決策需要球隊有足夠的勇氣和魄力去面對外界的壓力和質疑。
總的來說,雖然遼寧男籃當前面臨著重重困境,但這也為球隊帶來了重新出發的機會。只有敢于面對現實、勇于改變,才能在未來職業聯賽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