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投38分,本土得分王迷失歐洲營,郭士強非冤。
在阿迪達斯訓練營的第三天,林葳及其隊友所在的球隊遭遇了一場失利,以80-90的比分敗給了Next Gen隊,這樣的結果也意味著他們以三連敗的戰績結束了所有的比賽。盡管如此,林葳在比賽中的表現卻格外引人注目。
在這場對決中,林葳展現出了今年歐洲訓練營開賽以來的最佳狀態。他全場上陣29分鐘,投籃18次,其中7次命中,三分球嘗試7次僅命中1次,但罰球4次全部命中,以19分的成績成為全隊第二高分。除此之外,他還貢獻了2個籃板、5次助攻以及3次搶斷的全面數據。然而,從整體上看,林葳在歐洲訓練營的三場比賽表現堪稱災難級。三場比賽下來,他共計45次投籃僅14次命中,總共只得38分,投籃命中率只有31.1%,三分球命中率更是低至16.7%,罰球命中率也僅有54.5%。作為CBA場均得分王,林葳在歐洲訓練營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
回顧訓練營的首場比賽,林葳上陣21分鐘,投籃13次僅命中3次,三分球7次嘗試只進1球,罰球2次卻未能命中,最終僅得7分、1籃板、3助攻和1搶斷。而在第二場比賽中,盡管他上場時間增加到22分鐘,但全場投籃14次僅命中4次,三分球10次嘗試僅進2球,表現依然不盡如人意。面對歐洲球員的高強度防守,林葳在進攻端顯得束手無策,他擅長的投籃也被對手多次成功預判。
從選秀專家的角度來看,林葳的身高在打號位方面并不占優勢,而且他在防守端也未能展現出足夠的競爭力。作為一名以投射見長的得分手,他在歐洲訓練營的三分球命中率低得令人擔憂。此外,他的控場能力不足,防守端缺乏壓迫性,進攻端也毫無起色。以這樣的表現參加NBA選秀,林葳很難吸引其他球隊的關注。
林葳在歐洲訓練營的低迷表現也終于為郭士強指導平反了。此前在中國男籃集訓大名單中,林葳因表現極佳而再次落選,引發了球迷對郭士強任人唯親的質疑。但實際上,中國男籃的選人角度非常明確,需要的是更全面的球員,防守要積極,要能適應球隊的戰術體系。單純擅長得分并不足以獲得國家隊認可。林葳在歐洲訓練營的表現掙扎也讓人們意識到,郭士強的選人眼光確實毒辣,他選人更多考慮的是中國男籃的陣容配置和戰術體系。雖然林葳在CBA賽場表現出色,但那背后是大量球權和出場時間的支持。在國際賽場上,像林葳這種過度依賴球權的后衛很難發揮出預期的作用和價值。因此,他的表現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郭士強的選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