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退場,核心傷重!綠軍線下拆家,可選策略。
在季后賽首輪戰勝魔術后,凱爾特人隊的未來走向成為了聯盟內熱議的話題。傳言四起,指出這支隊伍可能會在拿下總冠軍后進行大換血,因為下賽季的巨額薪資將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
下賽季,塔圖姆和布朗兩大核心球員的工資將突破億元大關。再加上霍勒迪、波爾津吉斯和懷特三位主力球員,以及其他替補球員的薪資,整個首發的工資總額將接近兩億。若算上奢侈稅,綠軍老板需支付的金額將達到驚人的4.45億美元。
這一高額的薪資支出不得不提及NBA的“第二土豪線”。這是2023年新版勞資協議中的新規定,旨在限制超級球隊無限燒錢組建超級陣容,以促進聯盟的整體競爭平衡。一旦球隊的工資觸碰到規定的最高門檻1.89億美元,就會觸碰第二土豪線。超過這一線后,球隊將無法使用中產特例簽自由球員,被買斷的球員的薪資若高于中產特例則無法簽約,且無法通過打包多個球員來換取高薪球員。連續幾年超線,甚至會導致首輪簽被降權到末位。
對于像勇士、快船、太陽以及凱爾特人、掘金這樣的聯盟燒錢大戶來說,這一規定的影響是巨大的。以凱爾特人隊為例,除了首發的薪資外,替補球員的總薪資也高達1500萬以上,總薪資輕松突破1.9億。而到了明年,五大主力的薪資可能將達到驚人的2.2億以上。若不進行拆隊操作,這支球隊將長期陷入超過第二土豪線的困境,無法正常引援和調整陣容。
這迫使管理層在未來做出艱難的選擇。本賽季塔圖姆的大傷和球隊的成績,更是讓原本就有拆隊打算的凱爾特人隊更加堅定了決心。現在的問題不再是是否要拆隊,而是如何拆。
針對這種情況,凱爾特人隊可能的操作路徑有幾種:
首先,他們可以選擇“頂格沖冠”,只交易其他三位主力中的一位,以爭取現在的冠軍窗口期。但這樣做的弊端是主力實力雖然有了保障,但球隊的操作空間將完全喪失,板凳深度將大打折扣。
其次,他們可以考慮留下雙探花核心塔圖姆和布朗,交易其他三位主力中的兩位,以換取年輕球員和選秀權。同時,去年夏天簽下的神射手薩姆·豪澤也可能成為減員的犧牲品。這樣可以在減輕薪資壓力的同時,保留球隊的核心框架。
另外,他們也可以選擇只交易其中一位主力球員懷特,因為他在聯盟中備受各隊青睞,是優質的交易資產。即使這樣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但至少能緩解一部分壓力。
還有一種極端的操作是交易杰倫·布朗,用他的高薪合同換取多個優質資產,釋放球隊的薪資空間。這樣可以在未來四個賽季為球隊節省超過2.36億美元的支出。但這筆交易并不容易達成,凱爾特人隊需要謹慎操作,盡量避免接收保障性合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凱爾特人隊可能需要尋找聯盟中可以被裁掉的非保障合同。但不幸的是,大多數合同都是完全保障的,符合條件的合同并不多。因此,他們需要尋找其他辦法來創造所需的財務空間。
有媒體甚至提出了一個瘋狂的交易方案:將布朗交易到鵜鶘隊換來錫安等球員后再裁掉他以節省薪資支出。這種操作簡直讓人想起當年開拓者的類似操作讓人費解不解為什么當時沒有讓他打比賽還將其裁掉如此奇怪的操作但如果能夠成功凱爾特人可以在削減支出的同時給球隊留下一絲喘息空間但這可能會讓他們短期內失去總冠軍爭奪的能力對于懷特和其他可能的潛在交人而言下賽季的凱爾特人隊將面臨極大的挑戰與不確定的未來他們將只能依賴如懷特等年輕球員和未來的選秀權來重新開啟他們的冠軍窗口進入新的賽季但無論選擇何種路徑凱爾特人隊都將面臨艱難的抉擇和挑戰只有通過精心的策劃和操作他們才能在這場NBA的金錢游戲中保持競爭力并繼續追逐總冠軍的夢想。